我国“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可行性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能源强度区域差异 | 第13-14页 |
·节能潜力 | 第14页 |
·本文结构及框架 | 第14-16页 |
·本文结构 | 第14-15页 |
·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我国能源消费概况 | 第17-24页 |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状况 | 第17-19页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 第19-20页 |
·我国能源强度概况 | 第20-22页 |
·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 | 第22-24页 |
3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模型 | 第24-40页 |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全国能源强度模型的建立 | 第25-33页 |
·全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模型 | 第25页 |
·全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 第25-33页 |
·地区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模型 | 第33-39页 |
·东部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模型 | 第34-36页 |
·中部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模型 | 第36-37页 |
·西部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模型 | 第37-38页 |
·东北地区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模型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可行性分析 | 第40-50页 |
·能源强度时间趋势及2015年预测 | 第40-41页 |
·基于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估计结果 | 第40-41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41页 |
·2015年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情景分析 | 第41-46页 |
·“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可行性分析 | 第46-49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46-48页 |
·最优解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地区分担 | 第50-57页 |
·四个地区对全国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度 | 第51-54页 |
·贡献度理论模型 | 第51-53页 |
·四个地区对全国“十一五”能源强度下降的贡献度 | 第53-54页 |
·四个地区对“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的分担 | 第54-56页 |
·“十二五”期间地区贡献度预测 | 第54页 |
·预测四个地区对“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的分担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