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40页 |
第一节 超分子化学概述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轮烷和准轮烷 | 第12-37页 |
·轮烷和准轮烷的概念 | 第12-14页 |
·基于冠醚构筑的轮烷和准轮烷 | 第14-27页 |
·基于葫芦脲构筑的轮烷和准轮烷 | 第27-32页 |
·准轮烷和轮烷的应用展望 | 第32-37页 |
第三节 本论文选题 | 第37-40页 |
第二章 一种双轴杂[7]轮烷的构筑 | 第40-63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41-48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1页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41页 |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及步骤 | 第41-48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48-62页 |
·轮烷的构筑策略 | 第48-49页 |
·四组分自组装体系的构筑 | 第49-56页 |
·关于合成的讨论 | 第56-57页 |
·轮烷结构的研究 | 第57-6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三章 几种有机阳离子客体的合成及其同葫芦脲组装行为的研究 | 第63-99页 |
第一节 几种有机阳离子客体的合成 | 第63-81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63页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63页 |
·苯乙烯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第63-67页 |
·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第67-81页 |
第二节 几种有机阳离子客体与葫芦脲的组装行为 | 第81-9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81页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81页 |
·基于葫芦[7]脲(CB[7])和α-环糊精(α-CD)的杂[2]准轮烷 | 第81-84页 |
·通过CB[7]络合实现的金属离子选择性络合行为 | 第84-87页 |
·客体G1与CB[7]和CB[8]的组装行为 | 第87-92页 |
·G6与α-CD和CB[8]的组装行为 | 第92-99页 |
第四章 基于葫芦[8]脲和桥联联吡啶衍生物的可控自组装行为 | 第99-11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9-100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100-101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00-101页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101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5页 |
·环状结构的形成 | 第101-107页 |
·环状结构与[2]准轮烷结构的相互转化 | 第107-112页 |
·客体结构对络合行为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通过粘贴/断开轴分子实现[5]准轮烷和[3]准轮烷之间的相互转换 | 第117-139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17-119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11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19页 |
·仪器和实验条件 | 第119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37页 |
·轴分子的合成 | 第119页 |
·[2]准轮烷2~(2+)的构筑 | 第119-123页 |
·[5]准轮烷4~(4+)的构筑 | 第123-126页 |
·[5]准轮烷4~(4+)和[3]准轮烷3~(4+)的相互转换 | 第126-131页 |
·客体5~+与CB[8]的络合行为 | 第131-134页 |
·客体6~(2+)与CB[8]的络合行为 | 第134-137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37-13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附录 | 第152-18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89-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