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导航接收机精密授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9页 |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2 卫星授时原理与接收机架构设计 | 第10-22页 |
·卫星授时基础知识 | 第10-15页 |
·时间系统介绍 | 第10-12页 |
·参考坐标系介绍 | 第12-15页 |
·卫星授时基本原理 | 第15-18页 |
·双模授时接收机整体架构设计 | 第18-22页 |
3 主要误差源及修正模型 | 第22-36页 |
·与卫星相关的误差修正 | 第22-24页 |
·卫星钟差 | 第22-23页 |
·卫星星历误差 | 第23-24页 |
·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修正 | 第24-29页 |
·电离层时延修正 | 第24-26页 |
·对流层时延修正 | 第26-28页 |
·多路径误差修正 | 第28-29页 |
·与测站和接收机本身相关的误差修正 | 第29-33页 |
·地球自转校正 | 第29-30页 |
·接收机内部测量误差修正 | 第30-33页 |
·伪距差分授时试验 | 第33-36页 |
·伪距差分原理 | 第33-34页 |
·试验及测试结果 | 第34-36页 |
4 授时接收机关键技术 | 第36-57页 |
·秒脉冲的产生 | 第36-40页 |
·NCO工作原理 | 第36-38页 |
·时基产生模块 | 第38-40页 |
·基于锁相环的钟差校准方法 | 第40-50页 |
·锁相环工作原理 | 第41-43页 |
·环路滤波器阶数和参数的确定 | 第43-48页 |
·测试结果对比 | 第48-50页 |
·守时模块的设计 | 第50-55页 |
·钟差预报模型比较 | 第51页 |
·AR模型 | 第51-55页 |
·测试结果 | 第55-57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