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黑中性墨水润滑性和流变学研究及红色中性墨水开发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0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中性笔墨水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 ·中性笔墨水的组成及其对墨水的影响 | 第11-14页 |
| ·着色剂 | 第11页 |
| ·分散剂 | 第11-12页 |
| ·表面活性剂 | 第12页 |
| ·增稠剂 | 第12-13页 |
| ·润滑添加剂 | 第13-14页 |
| ·消泡剂 | 第14页 |
| ·溶剂及其助剂 | 第14页 |
| ·中性笔墨水的书写与润滑机理 | 第14页 |
| ·中性笔墨水的流变学 | 第14-19页 |
| ·小振幅振动剪切流动 | 第14-16页 |
| ·着色剂对中性墨水流变特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 ·高分子聚合物对中性墨水流变特性影响 | 第17-19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3章 中性笔墨水书写润滑性的改进和表征 | 第20-29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 ·主要试剂、笔配件和墨水的制备 | 第20页 |
| ·中性笔墨水理化性能的测试 | 第20-21页 |
| ·中性笔墨水的划线测试与笔头观察实验 | 第2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1-28页 |
| ·中性笔墨水的书写原理、润滑机理与表征方法 | 第21-23页 |
| ·润滑剂对中性笔墨水性能影响 | 第23-24页 |
| ·油酸三乙醇的影响 | 第24-26页 |
| ·DP的影响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4章 中性笔墨水存储稳定性的流变学表征 | 第29-46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页 |
| ·墨水样品 | 第29页 |
| ·样品处理和测试时间 | 第29页 |
| ·测试方法 | 第29-30页 |
| ·稳态剪切 | 第29-30页 |
| ·触变循环 | 第30页 |
| ·动态应变扫描 | 第30页 |
| ·粒度测试 | 第3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45页 |
| ·稳态触变循环 | 第30-32页 |
| ·同种类型墨水存放后稳态剪切流变性能的比较 | 第32-36页 |
| ·触变性 | 第36-38页 |
| ·动态应变扫描 | 第38-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红色颜料色浆的研制 | 第46-63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6页 |
| ·实验原料 | 第46-47页 |
| ·色浆的制备 | 第47页 |
| ·测试方法 | 第47-49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62页 |
| ·颜料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分散剂的影响 | 第50-58页 |
| ·颜料含量的影响 | 第58-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红色中性墨水的研制 | 第63-74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 ·实验原料 | 第63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63页 |
| ·墨水的制备 | 第63-64页 |
| ·测试方法 | 第6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73页 |
| ·色浆含量对墨水的影响 | 第64-65页 |
| ·子弹型笔头墨水中黄原胶含量的影响 | 第65-67页 |
| ·针管型笔头墨水中增稠剂的影响 | 第67-70页 |
| ·自制墨水与维克尼红色中性墨水的比较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