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化烟叶致香成分分析及陈化烟香仿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烟草致香成分分析的意义 | 第11-15页 |
| ·烟草陈化概述 | 第11页 |
| ·烟草致香成分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烟草致香成分的来源 | 第15页 |
| ·烟草致香成分分析中主要前处理制取方法研究 | 第15-21页 |
| ·溶剂萃取法 | 第15-16页 |
| ·水蒸汽蒸馏法 | 第16页 |
| ·加速溶剂萃取法 | 第16-17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7-18页 |
| ·同时蒸馏萃取法 | 第18-19页 |
|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 第19-20页 |
| ·吸附热脱附法 | 第20-21页 |
| ·气相色谱-嗅闻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气相色谱-嗅闻检测法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气相色谱-嗅闻检测法的定量方法 | 第22页 |
| ·烟草调香技术 | 第22-23页 |
| ·烟草香精在卷烟工业中的意义 | 第23页 |
| ·卷烟品质的感官评吸鉴定 | 第2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 第2章 陈化烟叶致香成分的提取方法优化研究 | 第25-49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 ·仪器设备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 | 第26页 |
|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 | 第26-27页 |
| ·吸附热脱附法(ATD) | 第27页 |
| ·仪器分析条件 | 第27页 |
| ·定性定量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48页 |
| ·同时蒸馏萃取效率的实验因素优化 | 第28-31页 |
| ·萃取剂 | 第28-29页 |
| ·同时蒸馏萃取时间 | 第29页 |
| ·样品用量 | 第29-30页 |
| ·盐浓度 | 第30-31页 |
| ·HS-SPME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31-36页 |
| ·萃取纤维头 | 第31-32页 |
| ·平衡时间 | 第32-33页 |
| ·萃取时间 | 第33-34页 |
| ·萃取温度 | 第34-35页 |
| ·样品用量 | 第35-36页 |
| ·ATD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36-41页 |
| ·吸附剂材料 | 第36-37页 |
| ·采样泵流量 | 第37-38页 |
| ·采样时间 | 第38-39页 |
| ·样品用量 | 第39-40页 |
| ·采样温度 | 第40-41页 |
| ·三种萃取方法的比较 | 第41-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3章 陈化烟叶中特征致香成分分析研究 | 第49-59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鰱材料与摊 | 第49-50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 ·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 ·陈化烟叶香气成分的萃取 | 第50页 |
| ·陈化烟香的GC-MS与GC-O分析 | 第50页 |
| ·陈化烟叶致香成分的定性与定量 | 第50页 |
| ·香气活力值(OAV)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 ·GC-O闻香结果 | 第51-57页 |
| ·陈化烟叶致香成分的香气活力值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4章 陈化烟香香精仿配研究 | 第59-67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 ·实验原料 | 第60-61页 |
| ·仪器设备 | 第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