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自主创新 | 第9-11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11页 |
·产业成长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0-23页 |
·A-U 创新动态过程模型及其扩展 | 第20-22页 |
·G-K 创新动态过程模型及其扩展 | 第22-23页 |
·产业发展动力理论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自主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制 | 第26-35页 |
·自主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 | 第26-29页 |
·技术结构奠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 | 第26-27页 |
·技术进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变动 | 第27-28页 |
·技术关联是引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的核心要素 | 第28-29页 |
·技术的生命周期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 | 第29页 |
·自主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动力模型 | 第29-34页 |
·模型的借鉴 | 第29-31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 第35-46页 |
·湖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第35-40页 |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 | 第40-41页 |
·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 | 第40页 |
·产业集聚度和园区承载力逐步提高 | 第40页 |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潜力较大 | 第40页 |
·支撑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 | 第40-41页 |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 第41-45页 |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第41-42页 |
·自主创新投入不足 | 第42-43页 |
·高素质创新人才总量不足 | 第43-44页 |
·自主创新产出有限 | 第44页 |
·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亟待改善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自主创新与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实证研究 | 第46-56页 |
·实证研究设计 | 第46-50页 |
·研究假设 | 第46页 |
·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变量及指标的选取 | 第47-49页 |
·变量测度汇总 | 第49-50页 |
·模型构建 | 第50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样本的描述统计 | 第50页 |
·回归分析结果 | 第50-52页 |
·方差分析结果 | 第52-54页 |
·结果分析讨论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6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运用宏观政策引导创新环境改善 | 第56-57页 |
·加大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 | 第57页 |
·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 第57页 |
·选择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带动 | 第57-58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A 自主创新和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制调查问卷 | 第64-6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