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41页 |
·钒钛磁铁矿资源情况 | 第21-27页 |
·国外钒钛磁铁矿资源 | 第21-22页 |
·国内其它类似资源 | 第22页 |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 | 第22-27页 |
·资源特点 | 第22-25页 |
·综合利用技术及产业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本研究的相关政策背景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图的产生、发展及研究概况 | 第28-37页 |
·技术路线图的起源及发展 | 第28-30页 |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及应用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图的表达形式 | 第31-33页 |
·技术路线图的特点和分类 | 第33-34页 |
·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方法 | 第34-36页 |
·技术路线图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第36-37页 |
·研究目的 | 第37-40页 |
·系统认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资源特点、市场前景 | 第37页 |
·明确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 | 第37页 |
·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完善 | 第37-38页 |
·促进资源整合和产学研结合 | 第38-40页 |
·有助于政府对产业目标的宏观指导 | 第38-39页 |
·促进企业顺应市场变化,抢占发展先机 | 第39页 |
·促进投资者明确投资方向、投资重点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二章 研究过程、方法和特点 | 第41-50页 |
·研究过程 | 第41-45页 |
·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7月) | 第41-43页 |
·组建研究团队 | 第41-42页 |
·开展预研究 | 第42页 |
·制定研究方案 | 第42-43页 |
·研究阶段(2009年7月—2010年6月) | 第43-45页 |
·调查阶段 | 第43页 |
·资料分析阶段 | 第43-44页 |
·关键技术分析提炼阶段 | 第44页 |
·技术路线图初稿形成阶段 | 第44-45页 |
·修改和发布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1月) | 第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7页 |
·头脑风暴 | 第46页 |
·SWOT分析 | 第46页 |
·问卷调查 | 第46-47页 |
·产业现状分析及技术路线图相关要素确定方法 | 第47-49页 |
·产业现状分析 | 第47页 |
·产业发展目标及其关键技术的关联的确定 | 第47页 |
·关键技术相关指标的量化 | 第47-49页 |
·研究特点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钒钛磁铁矿形成的产业现状及结构分析 | 第50-108页 |
·钒钛磁铁矿采选 | 第50-55页 |
·国外钒钛磁铁矿的开采、选别工艺 | 第50-51页 |
·俄罗斯钒钛磁铁矿开采、选别工艺 | 第50页 |
·南非钒钛磁铁矿开采、选别工艺 | 第50-51页 |
·国内铁矿供需及其他地区钒钛磁铁矿采选业现状 | 第51-52页 |
·国内铁矿开采及需求情况 | 第51页 |
·国内其他钒钛磁铁矿采选业现状 | 第51-52页 |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选业现状 | 第52-54页 |
·技术产业链 | 第52页 |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现状 | 第52-54页 |
·本节小结 | 第54-55页 |
·钢铁产业 | 第55-69页 |
·国外钢铁产业现状 | 第55-58页 |
·世界钢铁产业生产格局 | 第55-57页 |
·世界钢铁产业消费格局及发展预测 | 第57-58页 |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 | 第58-62页 |
·中国钢铁产业的供需现状 | 第58-60页 |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况 | 第60页 |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60-61页 |
·发展趋势 | 第61-62页 |
·攀枝花钢铁产业现状 | 第62-69页 |
·技术产业链 | 第62-63页 |
·攀枝花钢铁产业现状 | 第63-65页 |
·攀枝花钢铁产业的特殊副产物——高钛型高炉渣 | 第65-69页 |
·本节小结 | 第69页 |
·钒产业 | 第69-76页 |
·国外钒产业现状 | 第69-71页 |
·全球钒资源量 | 第69-70页 |
·提钒原料及工艺 | 第70页 |
·生产情况 | 第70-71页 |
·钒的应用 | 第71页 |
·国内钒产业现状 | 第71-72页 |
·我国钒产业基本情况 | 第71-72页 |
·承德钒产业发展现状 | 第72页 |
·其它地区钒产业发展现状 | 第72页 |
·我国钒的应用情况 | 第72页 |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 | 第72-76页 |
·技术产业链 | 第72-73页 |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 | 第73-76页 |
·本节小结 | 第76页 |
·钛原料产业 | 第76-86页 |
·国外钛原料产业现状 | 第77-80页 |
·钛铁矿 | 第77页 |
·钛渣及UGS | 第77-79页 |
·天然金红石和人造金红石 | 第79-80页 |
·国内钛原料产业现状 | 第80-83页 |
·钛铁矿 | 第80-81页 |
·钛渣 | 第81页 |
·天然金红石和人造金红石 | 第81-82页 |
·四氯化钛 | 第82-83页 |
·我国钛原料发展趋势 | 第83页 |
·攀枝花钛原料产业现状 | 第83-86页 |
·技术产业链 | 第83-84页 |
·攀枝花钛原料产业现状 | 第84-86页 |
·本节小结 | 第86页 |
·钛白产业 | 第86-95页 |
·国外钛白产业现状 | 第87-89页 |
·全球钛白粉生产情况 | 第87页 |
·全球钛白粉消费情况 | 第87-88页 |
·钛白产业发展趋势 | 第88-89页 |
·国内钛白产业现状 | 第89-92页 |
·我国钛白产业发展历程 | 第89页 |
·我国钛白粉生产情况 | 第89-90页 |
·我国钛白粉生产工艺 | 第90-91页 |
·我国钛白粉产品结构 | 第91-92页 |
·攀枝花钛白产业现状 | 第92-95页 |
·技术产业链 | 第92-93页 |
·攀枝花钛白产业现状 | 第93-95页 |
·本节小结 | 第95页 |
·金属钛产业 | 第95-103页 |
·国外金属钛产业现状 | 第96-97页 |
·海绵钛 | 第96-97页 |
·钛材 | 第97页 |
·国内金属钛产业现状 | 第97-100页 |
·海绵钛 | 第97-98页 |
·钛材 | 第98-100页 |
·攀枝花金属钛产业现状 | 第100-102页 |
·技术产业链 | 第100-101页 |
·产业现状 | 第101-102页 |
·本节小结 | 第102-103页 |
·伴随产业 | 第103-106页 |
·周边伴随产业现状 | 第103-104页 |
·周边地区硫酸产业现状 | 第103-104页 |
·周边地区氯碱产业现状 | 第104页 |
·攀枝花伴随产业现状 | 第104-106页 |
·硫酸产业 | 第104页 |
·氯碱产业 | 第104-105页 |
·稀贵金属产业 | 第105页 |
·测试及机加工 | 第105页 |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 | 第105-106页 |
·本节小结 | 第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四章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形成的主产业的SWOT分析 | 第108-121页 |
·采选产业SWOT分析 | 第108-110页 |
·内部条件 | 第108-109页 |
·优势 | 第108页 |
·劣势 | 第108-109页 |
·外部条件 | 第109页 |
·机会 | 第109页 |
·威胁 | 第109页 |
·应对策略 | 第109-110页 |
·SO策略 | 第109页 |
·WO策略 | 第109页 |
·ST策略 | 第109页 |
·WT策略 | 第109-110页 |
·攀枝花钢铁产业SWOT分析 | 第110-112页 |
·内部条件 | 第110页 |
·优势 | 第110页 |
·劣势 | 第110页 |
·外部条件 | 第110-111页 |
·机会 | 第110-111页 |
·威胁 | 第111页 |
·应对策略 | 第111-112页 |
·SO策略 | 第111页 |
·WO策略 | 第111页 |
·ST策略 | 第111-112页 |
·WT策略 | 第112页 |
·攀枝花钒产SWOT分析 | 第112-114页 |
·内部条件 | 第112页 |
·优势 | 第112页 |
·劣势 | 第112页 |
·外部条件 | 第112-113页 |
·机会 | 第112-113页 |
·威胁 | 第113页 |
·应对策略 | 第113-114页 |
·SO策略 | 第113页 |
·WO策略 | 第113-114页 |
·ST策略 | 第114页 |
·WT策略 | 第114页 |
·攀枝花钛原料产SWOT分析 | 第114-116页 |
·内部条件 | 第114-115页 |
·优势 | 第114页 |
·劣势 | 第114-115页 |
·外部条件 | 第115页 |
·机会 | 第115页 |
·威胁 | 第115页 |
·应对策略 | 第115-116页 |
·SO策略 | 第115页 |
·WO策略 | 第115-116页 |
·ST策略 | 第116页 |
·WT策略 | 第116页 |
·攀枝花钛白产业SWOT分析 | 第116-118页 |
·内部条件 | 第116-117页 |
·优势 | 第116页 |
·劣势 | 第116-117页 |
·外部条件 | 第117页 |
·机会 | 第117页 |
·威胁 | 第117页 |
·应对策略 | 第117-118页 |
·SO策略 | 第117页 |
·WO策略 | 第117-118页 |
·ST策略 | 第118页 |
·WT策略 | 第118页 |
·攀枝花金属钛产业SWOT分析 | 第118-120页 |
·内部条件 | 第118-119页 |
·优势 | 第118页 |
·劣势 | 第118-119页 |
·外部条件 | 第119页 |
·机会 | 第119页 |
·威胁 | 第119页 |
·应对策略 | 第119-120页 |
·SO策略 | 第119-120页 |
·WO策略 | 第120页 |
·ST策略 | 第120页 |
·WT策略 | 第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五章 产业发展目标、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路线 | 第121-161页 |
·采选产业 | 第121-124页 |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第121-122页 |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第122-124页 |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24页 |
·钢铁产业 | 第124-131页 |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第124-128页 |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第128-130页 |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30-131页 |
·钒产业 | 第131-136页 |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第131-133页 |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第133-135页 |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35-136页 |
·钛原料产业 | 第136-141页 |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第136-138页 |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第138-140页 |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40-141页 |
·钛白产业 | 第141-146页 |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第141-143页 |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第143-145页 |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45-146页 |
·金属钛产业 | 第146-152页 |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第146-150页 |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第150-151页 |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51-152页 |
·伴随产业 | 第152-157页 |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第152-154页 |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第154-156页 |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56-157页 |
·展望及近期应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57-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 第161-164页 |
·结论 | 第161-162页 |
·创新点 | 第162-163页 |
·建议 | 第163-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2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72-173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