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不同灸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引言第12-13页
1 研究对象第13-15页
   ·病例来源第13页
   ·病例选择标准第13-15页
     ·诊断标准第13-14页
     ·纳入标准第14页
     ·排除标准第14-15页
     ·剔除与脱落标准第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23页
   ·随机方法第15页
   ·分组第15-16页
   ·治疗方案第16-18页
     ·艾灸组第16-18页
     ·药物组第18页
     ·疗程第18页
   ·观察指标第18-20页
     ·一般项目第18页
     ·生物学指标第18页
     ·诊断学指标第18-19页
     ·实验室指标第19页
     ·疗效指标和评定标准第19-20页
   ·异常情况处理第20页
   ·随访第20页
   ·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第20页
   ·统计学方法第20-21页
   ·技术路线及临床观察流程第21-23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临床观察流程图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三组病例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第23页
   ·三组病例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第23-24页
   ·三组病例治疗后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比较第24页
   ·三组病例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总体疗效比较第24-25页
   ·三组病例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时浅表性胃炎症状积分比较第25页
   ·三组病例血清IL-1、IL-10、TNF-α比较第25-26页
4 讨论第26-37页
   ·西医对CSG的认识第26-27页
   ·中医对CSG的认识第27-29页
     ·中医对CSG病名的认识第27-28页
     ·中医对CSG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8-29页
     ·中医对CSG证候的诊断标准第29页
     ·中医对CSG的治疗第29页
   ·针灸治疗CSG的研究进展第29-31页
   ·选穴依据第31-32页
   ·不同灸法治疗CSG疗效结果分析第32-34页
   ·艾灸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炎症因子影响的作用机制第34-37页
结论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综述第42-50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课题资助第50-51页
附表一第51-55页
附表二第55-59页
附表三第59-62页
附表四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血清Glu、GABA含量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施灸时间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