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民社会的司法基础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导论 | 第12-16页 |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对市民社会研究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6页 |
2 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 第16-28页 |
·市民社会的内涵 | 第16-23页 |
·国外学者对市民社会的界定 | 第16-20页 |
·国内学者对市民社会的界定 | 第20-22页 |
·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22-23页 |
·市民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 | 第23-28页 |
3 市民社会的司法价值诉求及司法保障 | 第28-51页 |
·市民社会的司法价值诉求——司法公正 | 第28-36页 |
·市民社会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 | 第29-32页 |
·市民社会司法公正的内容 | 第32-34页 |
·市民社会司法公正的价值维度 | 第34-36页 |
·市民社会的基本司法保障——司法独立 | 第36-44页 |
·市民社会司法独立的依据 | 第36-39页 |
·市民社会司法独立的内容 | 第39-42页 |
·市民社会司法独立的价值 | 第42-44页 |
·市民社会的直接司法保障——司法中立 | 第44-49页 |
·司法中立的内容 | 第44-45页 |
·司法中立保障市民社会生发条件的形成 | 第45-47页 |
·司法中立与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关系 | 第47-49页 |
·司法及其对市民社会的作用 | 第49-51页 |
·保障市民社会独立发展的空间 | 第49-50页 |
·保障市民社会的运行规则 | 第50-51页 |
·确保市民社会市民权利的实现 | 第51页 |
4 我国司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市民社会生发的影响 | 第51-61页 |
·我国司法存在的问题 | 第52-56页 |
·司法行政化倾向依旧存在 | 第52-53页 |
·法院及法官仍受行政干预 | 第53-54页 |
·执法不公现象部分存在 | 第54-55页 |
·司法权威下降 | 第55-56页 |
·我国司法存在的问题的主要成因 | 第56-59页 |
·政治发展模式限制司法独立的实现 | 第56-57页 |
·传统文化因素制约司法公正的实现 | 第57-58页 |
·经济体制影响司法中立的实现 | 第58-59页 |
·我国司法存在的问题对市民社会生发的影响 | 第59-61页 |
5 以完善司法促生我国市民社会 | 第61-78页 |
·我国社会和市民社会及司法的关系 | 第61-66页 |
·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第61-62页 |
·我国社会主义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 第62-63页 |
·市民社会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 第63-65页 |
·我国市民社会与司法的关系 | 第65-66页 |
·“把市民应得的东西归于市民” | 第66-71页 |
·维护市民司法基本权利 | 第66-67页 |
·明确司法权力运作标准和程序 | 第67-69页 |
·维护市民社会主体的平等地位 | 第69-70页 |
·借鉴陪审法庭制度完善陪审形式 | 第70-71页 |
·促进司法独立和司法中立为市民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 第71-73页 |
·通过司法去行政化保障司法主体独立 | 第71-72页 |
·严格设定法律程序维护法官职权中立 | 第72-73页 |
·提高市民司法心理素质 | 第73-75页 |
·树立市民司法平等心理 | 第73-74页 |
·树立市民司法公正心理 | 第74-75页 |
·推进司法专业化 | 第75-76页 |
·促进司法统一,增进司法权威 | 第76-78页 |
6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