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茶藨子属(Ribes L.)简介 | 第9-10页 |
·茶藨子属(Ribes L.)分类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植物分子系统研究的DNA片段 | 第13-16页 |
·分子标记(ITS、ETS、trnH-psbA)的选择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DNA提取 | 第20-21页 |
·PCR扩增 | 第21-24页 |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与测序 | 第24页 |
·序列校正和排序 | 第24-26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6-45页 |
·茶藨子属分布调查 | 第26-28页 |
·茶藨子属分布 | 第26页 |
·茶藨子属种的分布区类型 | 第26-27页 |
·东北地区茶藨子属的特点 | 第27-28页 |
·序列特征 | 第28页 |
·茶藨子属分子系统树建立 | 第28-44页 |
·基于ETS序列、psbA-trnH序列、ITS&ETS联合序列、和ITS&ETS&psbA-trnH联合序列的ME树 | 第29-34页 |
·基于ETS序列、psbA-trnH序列、ITS&ETS联合序列、和ITS&ETS&psbA-trnH联合序列的NJ(Neighbor Joining)树 | 第34-39页 |
·基于ETS序列、psbA-trnH序列、ITS&ETS联合序列、和ITS&ETS&psbA-trnH联合序列的MP(Maximum Parsimony)树 | 第39-44页 |
·茶藨子属系统发育关系 | 第44-45页 |
4 讨论 | 第45-48页 |
·系统发育和分类 | 第45-46页 |
·茶藨子属(Ribes)内的演化关系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