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汽车的安全性论文

不同重叠率的汽车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第11-12页
   ·汽车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法规及新车评价程序第12-14页
     ·汽车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法规第12-13页
     ·新车评价程序第13-14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汽车碰撞仿真基础理论第16-21页
   ·碰撞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有限元方法简介第16页
     ·非线性有限元控制方程第16-18页
   ·建模的相关标准和参数处理第18-21页
     ·网格尺寸与质量第18页
     ·连接第18-19页
     ·时间步长问题第19-20页
     ·沙漏控制第20-21页
第3章 正面偏置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第21-28页
   ·引言第21页
   ·整车有限元模型第21-22页
   ·偏置变形壁障有限元模型第22-23页
   ·正面偏置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整车正面偏置碰撞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第24-26页
     ·Taurus整车模型稳定性验证第25页
     ·曲线及变形验证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4章 不同重叠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分析第28-41页
   ·引言第28-29页
   ·正面偏置碰撞力的传递特点第29页
   ·不同重叠率偏置碰撞加速度特性对比分析第29-32页
     ·发动机顶部加速度响应分析第29-30页
     ·左侧B柱加速度响应分析第30-31页
     ·后排座椅处加速度响应分析第31-32页
   ·能量响应特性分析第32-34页
   ·乘员舱入侵量对比分析第34-35页
   ·前舱关键部件吸能情况第35-36页
   ·关键车身结构的变形第36-40页
     ·前保横梁、吸能盒以及纵梁的变形第37页
     ·防火墙第37-39页
     ·上边梁及A柱第39-40页
   ·偏置碰撞安全性总结第40-41页
第5章 正面偏置碰撞安全性改进及验证第41-51页
   ·引言第41页
   ·车身结构改进方法第41-42页
   ·车身结构具体改进方案第42-44页
     ·改善横向力的传递第42-43页
     ·改善上边梁结构第43页
     ·防火墙加强第43页
     ·前纵梁结构改进第43-44页
     ·Kickdown结构改进第44页
   ·改进模型的安全性验证第44-50页
     ·防火墙侵入量对比第44-46页
     ·乘员舱侵入量对比第46-48页
     ·加速度曲线对比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横臂前悬架转向机构与扭杆弹簧的优化设计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