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 第一章 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研究概况 | 第10-23页 |
| ·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概况 | 第10-12页 |
|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 | 第10页 |
| ·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概述 | 第10-12页 |
| ·我国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研究情况 | 第12页 |
| ·环孢子虫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 ·环孢子虫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 ·环孢子虫分类 | 第13-14页 |
| ·环孢子虫流行情况 | 第14-15页 |
| ·环孢子虫传播方式 | 第15-16页 |
| ·隐孢子虫研究概况 | 第16-23页 |
| ·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 | 第16-17页 |
| ·隐孢子虫分类 | 第17-19页 |
| ·隐孢子虫传播途径 | 第19-20页 |
| ·野生动物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 | 第20-21页 |
| ·隐孢子虫感染的季节性 | 第21-22页 |
| ·我国隐孢子虫的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 试验研究 | 第23-47页 |
| 第二章 陕西省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种类的调查 | 第23-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 ·材料 | 第23页 |
| ·方法 | 第23-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 ·野生动物肠道感染寄生虫的种类 | 第24-25页 |
| ·几种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第25-26页 |
| ·羚牛性别与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关系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金丝猴源环孢子虫种的鉴定 | 第29-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 ·材料 | 第29页 |
| ·方法 | 第29-31页 |
| ·结果 | 第31-34页 |
| ·环孢子虫卵囊形态 | 第31-32页 |
| ·18S rRNA 基因 PCR 扩增结果 | 第32-33页 |
| ·PCR 产物测序结果 | 第33页 |
| ·种系发育分析 | 第33-34页 |
| ·讨论 | 第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羚牛源和骆驼源隐孢子虫种及亚型的鉴定 | 第35-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 ·材料 | 第35页 |
| ·方法 | 第35-37页 |
| ·结果 | 第37-45页 |
| ·隐孢子虫卵囊形态 | 第37-38页 |
| ·基于 18S rRNA 基因对分离株进行种的鉴定结果 | 第38-40页 |
| ·亚型鉴定结果 | 第40-45页 |
| ·讨论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