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刑事没收制度的概述 | 第12-18页 |
·刑事没收的介绍 | 第12-14页 |
·我国刑事没收的措施 | 第14-15页 |
·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与刑事没收的内在联系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立法状况 | 第18-28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申请主体与受理主体 | 第18页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适用条件 | 第18-19页 |
·违法所得没收对象的范围 | 第19-20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规定中有待明确的争议 | 第20-24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法律性质 | 第20-21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受案范围 | 第21-23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 | 第23-24页 |
·笔者对上述争议的观点 | 第24-28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一项特殊的刑事诉讼程序 | 第24-25页 |
·对“重大犯罪案件”的范围应当严格认定 | 第25-26页 |
·证据标准的适用应当从“对人”和“对物”两种角度去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实证研究 | 第28-39页 |
·[案例一]的案情介绍与问题研究 | 第28-31页 |
·本案例的案情简介 | 第28-29页 |
·本案例的相关假设与问题 | 第29-30页 |
·笔者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问题与不动产没收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30-31页 |
·[案例二]的案情介绍与问题研究 | 第31-35页 |
·本案例的案情简介 | 第31-32页 |
·本案例的相关假设与问题 | 第32-33页 |
·笔者对被害人财产返还问题与股份没收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33-35页 |
·[案例三]的案情介绍与问题研究 | 第35-39页 |
·本案例的案情简介 | 第35-36页 |
·本案例的相关假设与问题 | 第36-37页 |
·笔者对“没收分享”协议问题与利害关系人财产保护问题的解决思路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完善研究 | 第39-50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理论基础的完善 | 第39-45页 |
·“对人诉讼”的刑事缺席审判模式的研究 | 第39-41页 |
·“对物诉讼”的民事没收模式的研究 | 第41-45页 |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具体完善建议 | 第45-50页 |
·完善对利害关系人合法财产的保护 | 第45-46页 |
·对违法所得的认定引入“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 | 第46-47页 |
·设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财产保全措施 | 第47-49页 |
·建议设立“没收分享”机制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