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癌农杆菌介导不育基因转化枫香以及美国枫香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写名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不育基因转化枫香 | 第11-25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植物转基因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木本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利用基因工程创造不育植株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转化受体材料 | 第16页 |
·供试根癌农杆菌菌株和质粒 | 第16页 |
·转化实验所用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方 | 第16-18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不育基因转化 | 第18-20页 |
·根癌农杆菌培养 | 第18页 |
·遗传转化过程 | 第18-19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不育基因转化枫香 | 第20-22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22-23页 |
4. 讨论 | 第23-25页 |
·长期继代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23页 |
·甘露糖筛选体系在木本植物转基因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假阳性抗性苗的问题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美国枫香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5-48页 |
1. 前言 | 第25-32页 |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木本植物再生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直接器官发生 | 第27页 |
·间接体胚发生 | 第27-29页 |
·影响木本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 第29-32页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29页 |
·培养基成分 | 第29-31页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基础培养基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外植体的消毒 | 第32页 |
·外植体的接种 | 第32页 |
·培养条件 | 第32页 |
·腋芽萌发培养基的筛选 | 第32-33页 |
·叶片和叶柄再生培养基的筛选 | 第33页 |
·试管苗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33页 |
·试管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33页 |
·试管苗的驯化和移栽 | 第33页 |
·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5页 |
·茎段腋芽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4-36页 |
·不同激素组合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不同取材部位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 第36页 |
·叶片和叶柄不定芽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36-41页 |
·不同激素组合对叶片和叶柄再生的影响 | 第36-40页 |
·光照强度对叶片和叶柄再生的影响 | 第40-41页 |
·试管苗增殖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41-43页 |
·不同激素组合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碳源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 第42-43页 |
·生长调节剂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 第43-45页 |
·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 | 第45页 |
4. 问题与讨论 | 第45-47页 |
·外植体离体培养过程中的褐变问题 | 第45-46页 |
·光照强度对叶片和叶柄再生的影响 | 第46页 |
·试管苗增殖问题 | 第46-47页 |
5. 下一步计划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