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估值调整协议的含义与运作机理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含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运作范畴 | 第11-13页 |
一、 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 第11-13页 |
二、 公司内部治理领域 | 第13页 |
第三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运作机理 | 第13-18页 |
一、 股东间签订估值调整协议 | 第13-16页 |
二、 股东与公司签订估值调整协议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特征 | 第18-24页 |
第一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独立性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有因性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射幸性 | 第20-22页 |
第四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适法性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存在价值 | 第24-28页 |
第一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效力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估值调整协议的存在价值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估值调整协议在我国法律制度下的适用空间 | 第28-41页 |
第一节 股东间签订估值调整协议的基本模式与法律分析 | 第28-32页 |
一、 双方约定股权比例的调整即股权的无偿转让 | 第28-29页 |
二、 双方约定由目标公司无偿向投资人发行新股 | 第29-31页 |
三、 双方约定由被投资公司回赎股份即“定向减资”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股东与公司签订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分析 | 第32-38页 |
一、 不必然侵害公司股东及债权人利益 | 第32-34页 |
二、 公司签订估值调整协议的主体适格性分析 | 第34-36页 |
三、 不必然违反风险共担原则 | 第36-38页 |
第三节 估值调整协议不必然导致股权比例不“清晰” | 第38-39页 |
第四节 估值调整协议适用合同法等价有偿原则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