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种质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1页 |
1 四川裂腹鱼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2 淡水鱼类种质研究 | 第13-22页 |
3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 第22-29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31-104页 |
试验一 四川裂腹鱼外部形态特征 | 第31-42页 |
1 引言 | 第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3 结果 | 第35-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试验二 四川裂腹鱼年龄与生长特性 | 第42-53页 |
1 引言 | 第4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2-45页 |
3 结果 | 第45-50页 |
4 讨论 | 第50-53页 |
试验三 四川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 第53-58页 |
1 引言 | 第53页 |
2 材料及方法 | 第53-54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54-58页 |
试验四 四川裂腹鱼同工酶的研究 | 第58-72页 |
1 引言 | 第5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61-70页 |
4 讨论 | 第70-72页 |
试验五 四川裂腹鱼核型的研究 | 第72-85页 |
1 引言 | 第7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72-76页 |
3 结果 | 第76-79页 |
4 讨论 | 第79-85页 |
试验六 四川裂腹鱼线粒体控制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85-104页 |
1 引言 | 第85页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85-88页 |
3 实验数据分析 | 第88-89页 |
4 实验结果 | 第89-98页 |
5 讨论 | 第98-104页 |
结论及创新点 | 第104-106页 |
1 结论 | 第104-105页 |
2 创新点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奖项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