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慈溪市附海镇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动态 | 第11-18页 |
·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城镇绿地系统 | 第11页 |
·生态基础设施 | 第11-12页 |
·城镇绿地系统研究动态 | 第12-16页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2-15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5-16页 |
·我国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3 生态基础设施研究的关键内容 | 第18-24页 |
·理论研究动态 | 第18-19页 |
·实践成果 | 第19-21页 |
·分析评价体系 | 第21-22页 |
·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法 | 第21-22页 |
·生态敏感性评价法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4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附海镇绿地系统研究分析 | 第24-5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4-28页 |
·自然环境条件 | 第24-25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5-27页 |
·城镇绿地系统现状 | 第27-28页 |
·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 第28-42页 |
·景观分类及指数选择 | 第29-31页 |
·城镇景观斑块构成分析 | 第31-34页 |
·城镇景观斑块尺度等级分析 | 第34-38页 |
·城镇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 第38-42页 |
·生态敏感性评价 | 第42-48页 |
·影响因子和权重选择 | 第42-43页 |
·单因子评价 | 第43-46页 |
·综合评价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5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附海镇绿地系统规划 | 第50-70页 |
·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50-51页 |
·指导思想 | 第50页 |
·规划原则 | 第50-51页 |
·总体规划布局 | 第51-52页 |
·宏观层面——城镇绿地系统总体规划 | 第52-61页 |
·生物过程与栖息地景观安全格局 | 第53-55页 |
·游憩人文景观安全格局 | 第55-57页 |
·防灾景观安全格局 | 第57-59页 |
·城镇水系景观安全格局 | 第59-61页 |
·中观层面—城镇绿地分类规划 | 第61-67页 |
·公园绿地规划 | 第61-62页 |
·防护绿地规划 | 第62-65页 |
·生产绿地规划 | 第65-66页 |
·附属绿地规划 | 第66-67页 |
·微观层面—详细专项规划设计 | 第67-70页 |
·沿海湿地防护林规划 | 第67-69页 |
·三塘横江两岸景观设计规划 | 第69-70页 |
6 总结和讨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个人简介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