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行政与自治:社区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关系研究--以铜官山区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为例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一、 绪论第13-28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第13-15页
  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2. 研究主题第14-15页
 (二) 研究现状和研究个案背景资料第15-19页
  1. 研究现状第15-17页
  2. 个案背景资料第17-18页
  3. 个案选择原因第18-19页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19-21页
 (四) 论文研究意义、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第21-23页
  1. 研究意义第21-22页
  2. 论文结构第22-23页
  3. 论文创新之处第23页
  4. 论文不足之处第23页
 (五) 论文的基本概念第23-28页
  1. 社区第23-25页
  2. 行政与自治第25-26页
  3. 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第26-27页
  4. 权力与权力关系第27-28页
二、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前的权力关系第28-61页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权力结构第28-40页
  1. 民国前的权力结构第28-33页
  2. 民国时期的权力结构第33-40页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权力结构第40-50页
  1. 改革开放前的权力结构第40-46页
  2. 改革开放后的权力结构第46-50页
 (三)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前铜官山城区场域的权力结构第50-59页
  1. 区级、街道和社区层面的权力结构第50-53页
  2. 区、街道和社区三者之间的权力结构第53-59页
 (四) 小结第59-61页
三、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权力关系第61-97页
 (一) 社区体制改革过程概述第61-83页
  1.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的缘起第61-64页
  2.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方案的拟定第64-81页
  3.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第81-83页
 (二) 改革过程中的主要权力关系第83-93页
  1. 改革过程中的党政一体化关系第84-86页
  2. 改革过程中的行政命令服从关系第86-88页
  3. 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协商讨论关系第88-93页
 (三) 改革过程中权力关系的运作逻辑第93-95页
  1. 政党推动型逻辑第93页
  2. 党的主要干部主导型逻辑第93-94页
  3. 政策规制型逻辑第94-95页
 (四) 小结第95-97页
四、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后的权力关系第97-124页
 (一) 改革后大社区层面的权力结构:规范分析第97-103页
  1. 改革后大社区层面的权力主体第97-98页
  2. 改革后大社区层面的权力结构第98-103页
 (二) 改革后区和大社区之间的权力关系:规范分析第103-108页
  1. 建立区级权力主体对社区权力主体运作的目标考核制度第103-107页
  2. 建立区级权力主体选拔和监管社区工作人员制度第107-108页
  3. 建立社区权力运作经费由区财政直接核拨的社区报账制度第108页
 (三)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权力关系:实证分析第108-123页
  1. 实证分析背景资料第108-115页
  2.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后的权力关系:实证分析第115-123页
 (四) 小结第123-124页
五、 基本结论和讨论第124-136页
 (一) 基本结论第124-125页
 (二) 几个讨论第125-136页
  1. 社区自治:为什么是方向第126-128页
  2. 社区自治:障碍在哪里第128-131页
  3. 社区自治:路径在哪里第131-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5页
附录第145-1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0-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基于社会互构论视角
下一篇: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逻辑与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