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绪论 | 第9-19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二、重庆苗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 第19-29页 |
(一) 社会组织习惯法 | 第19-20页 |
(二) 婚姻、家庭和继承习惯法 | 第20-23页 |
(三) 丧葬、宗教信仰和社会交往习惯法 | 第23-25页 |
(四) 生产分配与民事习惯法 | 第25-26页 |
(五) 刑事、治安管理与调解习惯法 | 第26-29页 |
三、重庆苗族习惯法的价值评价 | 第29-42页 |
(一) 重庆地区苗族习惯法的特征 | 第29-30页 |
(二) 重庆地区苗族习惯法的价值 | 第30-35页 |
(三) 重庆地区苗族习惯法的价值评价标准 | 第35-37页 |
(四) 重庆地区苗族习惯法的价值评价内涵 | 第37-42页 |
四、价值评价指引下重庆苗族习惯法的适用 | 第42-50页 |
(一) 古代苗族习惯法的适用——苗族理辞《希雄》 | 第43-45页 |
(二) 现代苗族习惯法的适用——重庆P县A乡L苗寨的神判案例 | 第45-47页 |
(三) 价值评价内涵下古今苗族习惯法适用案例中的比较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