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世界各国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农民文化建设主体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北省寨西店村的观察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0页
 一、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思路第10-11页
  (一) 田野调查与问题意识第10页
  (二) 研究问题的进一步阐释第10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11页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第11-18页
  (一) 农村文化现状研究第12-14页
  (二) 农村文化建设:国家的逻辑第14-16页
  (三) 农村文化建设:村干部的逻辑第16页
  (四) 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的逻辑第16-17页
  (五) 文献评述与研究起点第17-18页
 四、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概况第18-20页
第二章 国家主导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第20-26页
 一、“文化”下到村第20-23页
  (一) “无人问津”的农村书屋第20-21页
  (二) “锁在大院”的体育器材第21-22页
  (三) “例行公事”的电影放映第22-23页
 二、“漠不关心”的村民第23-25页
  (一) 无动于衷的老年人第23-24页
  (二) 生活所迫中年人第24页
  (三) 心有所属的年轻人第24-25页
 三、小结:文化“到村不到民”第25-26页
  (一)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第25页
  (二) 农村公共理念的丧失第25页
  (三) 供给和需求错位第25-26页
第三章 村庄自发的文化活动第26-35页
 一、健身秧歌队第一阶段的发展第27-30页
  (一) 秧歌队的成立第27-28页
  (二) 秧歌队的发展困境第28-30页
 二、健身秧歌队第二阶段的发展第30-34页
  (一) 发展的转折点:一次比赛第30-31页
  (二) 带头人的变化:三人团队第31-32页
  (三) 设施的变化:场地改善了、设备更新了第32-33页
  (四) 创作的变化:样式多样化、贴近生活化第33页
  (五) 健身秧歌队的发展前景第33-34页
 三、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第35-41页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总结与比较第35-37页
  (一) 农村文化建设的总结第35-37页
  (二) 不同主体农村文化建设的比较第37页
 二、不同主体的行为逻辑第37-39页
  (一) 国家的逻辑:文化政策和文化治理第37-38页
  (二) 村干部的逻辑:代理者和推动者第38-39页
  (三) 农民的逻辑:漠不关心与积极参与第39页
 三、国家、村干部、农民互动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证
下一篇:正史《循吏列传》立传标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