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地和谐的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22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研究评述 | 第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园林植物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相关概念 | 第22-26页 |
·中国古典园林 | 第22-25页 |
·园林植物配置 | 第25-26页 |
·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人地关系和谐论 | 第26-27页 |
·植物配置原理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史 | 第29-33页 |
·先秦两汉:起源时期 | 第29-30页 |
·魏晋南北朝:转折时期 | 第30页 |
·隋、唐、宋:兴盛时期 | 第30-31页 |
·元、明、清:繁盛时期 | 第31-33页 |
4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之思想解析 | 第33-38页 |
·道法自然——植物配置的环境协调法则 | 第33-35页 |
·因地制宜 | 第33-34页 |
·因时制宜 | 第34页 |
·因材制宜 | 第34-35页 |
·与天地参——植物配置的人地协调法则 | 第35-38页 |
·性天同气 | 第35-36页 |
·景境合一 | 第36-37页 |
·因势利导 | 第37-38页 |
5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之技法解析 | 第38-45页 |
·植物相互间的配置 | 第38-41页 |
·景因境异 | 第38-39页 |
·自然之趣 | 第39-40页 |
·季相协调 | 第40-41页 |
·植物与其它要素的配置 | 第41-45页 |
·植物配置与建筑的结合 | 第41-42页 |
·植物配置与叠山的结合 | 第42-44页 |
·植物配置与理水的结合 | 第44-45页 |
6 “人地和谐”的植物配置运行机制 | 第45-52页 |
·“人地和谐”的植物配置模式 | 第45-46页 |
·“人地和谐”的植物配置的实施路径 | 第46-48页 |
·植物配置的思想导向:人地协调 | 第46页 |
·植物配置的技术实施:遵循自然 | 第46-48页 |
·“人地和谐”的植物配置的艺术效果 | 第48-52页 |
·因地制宜的植栽智慧 | 第48-50页 |
·托物言志的园林造景 | 第50页 |
·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 | 第50-52页 |
7 人地和谐的植物配置观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 第52-54页 |
·有利于弘扬人地和谐的园林文化 | 第52页 |
·有益于理解与营造园林景观 | 第52-53页 |
·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 第53-5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