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一) 土地征收补偿的概念和性质 | 第14-16页 |
(二) 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特征 | 第16-17页 |
1. 土地征收补偿主体的特定性 | 第16页 |
2. 土地征收补偿对象的特定性 | 第16-17页 |
3.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具有强制性 | 第17页 |
(三) 土地征收补偿的正当性 | 第17-20页 |
1. 人权保障的内在要求 | 第17-18页 |
2. 公平正义的保障 | 第18页 |
3. 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18-20页 |
二、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一)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20-22页 |
(二)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1. 缺乏对公共利益范围的合理界定 | 第22-23页 |
2. 补偿原则不明确 | 第23-24页 |
3. 受益主体不明晰、补偿资金分配不合理 | 第24-25页 |
4. 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过低 | 第25页 |
5. 土地征收补偿形式单一 | 第25-26页 |
6.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律程序不完善 | 第26-28页 |
三、境外(地区)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实践及借鉴 | 第28-36页 |
(一) 境外(地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立法实践 | 第28-32页 |
1. 美国的土地征收补偿 | 第28页 |
2. 英国的土地征收补偿 | 第28-29页 |
3. 德国的土地征收补偿 | 第29-30页 |
4. 日本的土地征收补偿 | 第30-31页 |
5. 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补偿 | 第31-32页 |
(二) 境外(地区)土地征收补偿的比较和借鉴 | 第32-36页 |
四、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建议 | 第36-44页 |
(一) 合理的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 第36-39页 |
1. 合法合理性 | 第37页 |
2. 公共受益性 | 第37页 |
3. 公平补偿性 | 第37-38页 |
4. 公开参与性 | 第38页 |
5. 权力制约性 | 第38页 |
6. 权责统一性 | 第38-39页 |
(二) 确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 第39-40页 |
1.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采用市场价格标准 | 第39页 |
2. 征收土地市场价格时应考虑的因素 | 第39-40页 |
(三) 构建多元征地补偿方式 | 第40-41页 |
1. 就业安置补偿 | 第40页 |
2. 社会保险安置补偿 | 第40-41页 |
3. 置换土地安置补偿 | 第41页 |
4. 债券或股权补偿 | 第41页 |
(四)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的程序 | 第41-44页 |
1. 认定征收补偿的公用目的程序 | 第42页 |
2. 征地事先补偿程序 | 第42页 |
3. 在征收土地中应成立专门的土地价格评估机关 | 第42页 |
4. 设定双方协商并签订补偿协议的程序 | 第42页 |
5. 在征收补偿中应该明确规定司法救济程序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