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围子断陷断裂构造演化特征及控藏作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21页 |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裂陷盆地构造形态特征 | 第10-11页 |
·裂陷盆地断裂形成演化机制 | 第11-12页 |
·低-非孔隙性岩石断裂变形机制及封闭性 | 第12-15页 |
·裂陷盆地断裂控藏机理及模式 | 第15-17页 |
·徐家围子断陷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要解决的地质问题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1-27页 |
·盆地动力学背景 | 第21-22页 |
·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22页 |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第22-27页 |
·断陷阶段 | 第24页 |
·坳陷阶段 | 第24-25页 |
·构造反转阶段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及断裂构造特征 | 第27-44页 |
·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27-34页 |
·断陷构造层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27-32页 |
·坳陷构造层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32页 |
·反转构造层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32-34页 |
·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演化特征 | 第34-37页 |
·断裂活动时期及不同时期变形机制 | 第37-44页 |
第三章 徐家围子断陷断裂控藏作用 | 第44-62页 |
·主干边界断裂对洼槽结构的控制作用 | 第44-54页 |
·正断层分段生长连接原理和最大断距相减法 | 第44-45页 |
·徐西断裂分段生长机制 | 第45-49页 |
·徐西断裂对洼槽结构的控制 | 第49-54页 |
·走滑断裂和火山岩相对储层的控制 | 第54-55页 |
·气源断裂类型及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第55-60页 |
·气源断裂类型及分布规律 | 第55-59页 |
·断层侧向封闭性及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 | 第59-60页 |
·调整断裂对天然气改造作用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徐家围子断陷断裂控藏模式 | 第62-66页 |
·气源断裂控制的断-火山口成藏模式 | 第62-64页 |
·遮挡断裂控制的断-火山口控藏模式 | 第64-65页 |
·调整断裂控制的火山岩上部层位成藏模式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详细摘要 | 第7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