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绪论第9-15页
 (一)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第9-10页
  1. 选题缘由第9页
  2.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4页
  1.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4页
  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四) 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二、微博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15-19页
 (一) 微博的含义和特点第15-17页
  1. 微博的含义第15页
  2. 微博的特点第15-17页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第17-19页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发展现状第17-18页
  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及分类第18-19页
三、基于调研的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分析第19-28页
 (一) 微博在高校学生中的使用和认知现状分析第19-23页
  1. 基本情况分析第19页
  2. 高校学生使用微博的具体情况分析第19-20页
  3. 微博的优势、用途及高校学生关注内容的倾向性分析第20-22页
  4. 高校学生关于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认知分析第22-23页
 (二) 微博深受高校学生青睐的原因分析第23-26页
  1. 从微博的独特优势方面分析第23-25页
  2. 从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方面分析第25-26页
 (三) 将微博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分析第26-27页
  1. 微博具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第26页
  2. 基于调研结果的分析第26-27页
 (四)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第27-28页
四、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作用第28-34页
 (一) 微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第28-30页
  1. 微博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第28-29页
  2. 微博拓宽了当代高校学生的视野第29页
  3. 微博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第29-30页
  4. 微博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第30页
 (二) 微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第30-34页
  1. 微博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功能构成了挑战第31页
  2. 微博给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带来一定的冲击第31-32页
  3.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第32页
  4.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构成了挑战第32-34页
五、将微博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用的对策研究第34-43页
 (一) 正确树立微博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第34-35页
  1. 端正态度——树立理性的“微博观”第34页
  2. 标本兼治——提升高校学生的微博媒介素养和伦理素质第34-35页
 (二) 建立健全全员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集群第35-40页
  1.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官方微博平台,唱响主旋律第35-36页
  2. 开设高校各部门子微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第36-37页
  3. 鼓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通微博,成为学生的“思想领袖”第37-38页
  4. 开通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微博,加强针对性第38-39页
  5. 组建学生班级微博,增强团队意识第39-40页
  6.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培育“脖领儿”队伍第40页
 (三) 做好微博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机结合第40-41页
 (四) 完善微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第41-43页
  1. 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微博运行保障支撑体系,优化微博环境第41页
  2. 组织机制:组建专业的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奠定坚实基础第41-42页
  3. 激励机制:制定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政策,促进有效运行第42-43页
六、结束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高校学生使用微博情况调查问卷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老教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行为比较研究
下一篇: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研究--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