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二、电子数据归类研究 | 第13-17页 |
(一) 我国法律证据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二) 证据的科学分类研究 | 第14页 |
(三) 电子数据的证据属性 | 第14-16页 |
(四) 电子数据法庭应用中专家证人地位讨论 | 第16-17页 |
三、电子数据证据能力及证明力研究 | 第17-21页 |
(一) 电子数据证据能力认定 | 第17-18页 |
(二) 电子数据的证明力认定 | 第18-21页 |
四、电子数据适用证据规则探索 | 第21-28页 |
(一) 电子数据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研究——传闻证据规则 | 第21-23页 |
(二) 电子数据原件与复制件问题研究研究——最佳证据规则 | 第23-25页 |
(三) 非法电子数据可采性研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5-28页 |
五、作为诉讼证据的手机短信及其适用规则 | 第28-32页 |
(一) 手机短信的定义及特点 | 第28-29页 |
(二) 手机短信的证据资格 | 第29页 |
(三) 手机短信的证明力 | 第29-30页 |
(四) 手机短信的证据属性 | 第30页 |
(五) 手机短信证据保全措施 | 第30页 |
(六) 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适用的证据规则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