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其创新 | 第12-14页 |
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概述 | 第14-21页 |
(一)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14-17页 |
1、09年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2、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第15-17页 |
(二)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范梳理 | 第17-18页 |
(三) 法律问题分析 | 第18-21页 |
1、债权让与的法律障碍 | 第18-19页 |
2、拟证券化资产缺乏信托移转程序规范 | 第19页 |
3、欺诈性转移引起风险隔离实现的不确定性 | 第19页 |
4、信贷资产证券化中金融机构民事赔偿责任的缺失 | 第19-20页 |
5、客户隐私权与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义务的冲突 | 第20-21页 |
二、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21-27页 |
(一) 信贷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概述 | 第21-24页 |
1、真实出售与风险隔离制度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 第21-22页 |
2、信息披露制度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 第22-23页 |
3、信用评级机构风险预警功能的实现 | 第23-24页 |
(二) 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第24-27页 |
1、发起机构的权利义务 | 第24-25页 |
2、受托机构的权利义务 | 第25页 |
3、投资者的权利义务 | 第25页 |
4、其他服务机构的权利义务 | 第25-27页 |
三、投资者利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机制 | 第27-32页 |
(一) 相对人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 第27-30页 |
1、发起机构违反通知义务的后果及法律责任 | 第27页 |
2、受托机构违反义务的后果及法律责任 | 第27-28页 |
3、信用评级机构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28-30页 |
(二) 投资者权益的诉权保障机制 | 第30-32页 |
1、我国证券民事损害赔偿制度的程序法依据 | 第30-31页 |
2、我国资产证券化诉讼方式的选择 | 第31-32页 |
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32-40页 |
(一) 美国次贷危机后立法解危做法及其启示 | 第32-35页 |
1、《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 第32页 |
2、美国金融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5页 |
(二)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完善思考 | 第35-40页 |
1、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35-36页 |
2、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的构想 | 第36-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