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1 柴胡桂枝汤当代临床运用 | 第12-24页 |
2 柴胡桂枝汤现代实验研究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柴胡桂枝汤方证理论研究 | 第27-102页 |
1 柴胡桂枝汤出处及相关条文研究 | 第27-43页 |
·柴胡桂枝汤方证出处 | 第27-30页 |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柴胡桂枝汤条文 | 第27页 |
·《脉经》引柴胡桂枝汤条文 | 第27-28页 |
·《外台秘要》引柴胡桂枝汤条文简考 | 第28-29页 |
·《千金翼方》引柴胡桂枝汤条文简考 | 第29-30页 |
·《医心方》转引柴胡桂枝汤疑似条文简考 | 第30页 |
·文本诂释 | 第30-38页 |
·“支”字诂释 | 第31-34页 |
·“烦”字诂释 | 第34-36页 |
·“后”字诂释 | 第36-38页 |
·医理探讨 | 第38-43页 |
·《伤寒论》146条文阐微 | 第38-40页 |
·《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柴胡桂枝汤条文阐微 | 第40-41页 |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柴胡桂枝汤条文阐微 | 第41-43页 |
2 柴胡桂枝汤方证理论研究 | 第43-66页 |
·方药分析 | 第43-58页 |
·柴胡 | 第43-46页 |
·黄芩 | 第46-47页 |
·半夏 | 第47-48页 |
·人参 | 第48-49页 |
·桂枝 | 第49-55页 |
·芍药 | 第55-56页 |
·炙甘草 | 第56-57页 |
·生姜 | 第57页 |
·大枣 | 第57-58页 |
·病位分析 | 第58-63页 |
·心下 | 第58-62页 |
·四肢百节 | 第62页 |
·肝胆脾胃 | 第62-63页 |
·三焦 | 第63页 |
·病因病机及症状分析 | 第63-66页 |
·太阳少阳并病 | 第63-64页 |
·气血阴阳失调 | 第64-65页 |
·三焦津液不畅 | 第65-66页 |
3 仲景对柴胡桂枝汤的运用 | 第66页 |
4 后世医家对柴胡桂枝汤的运用 | 第66-95页 |
·晋唐时期 | 第66-67页 |
·宋元时期 | 第67-78页 |
·《太平圣惠方》 | 第67-69页 |
·《圣济总录》 | 第69-70页 |
·《仁斋直指方论》 | 第70-71页 |
·《类证活人书》 | 第71-72页 |
·《伤寒补亡论》 | 第72-78页 |
·明清时期 | 第78-94页 |
·《普济方》 | 第78-81页 |
·《古今医统大全》 | 第81-82页 |
·《伤寒六书》 | 第82-84页 |
·《明医指掌》 | 第84-85页 |
·《医学入门》 | 第85-88页 |
·《幼科发挥》 | 第88页 |
·《证治准绳》 | 第88-90页 |
·《伤寒括要》 | 第90页 |
·《伤寒大白》 | 第90页 |
·《医宗金鉴》 | 第90-91页 |
·《伤寒论纲目》 | 第91页 |
·《医学从众录》 | 第91-92页 |
·《医学摘粹》 | 第92页 |
·《医学见能》 | 第92-93页 |
·《冯氏锦囊秘录》 | 第93-94页 |
·后世医家柴胡桂枝汤运用发微小结 | 第94-95页 |
5 导师陈明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经验举隅 | 第95-102页 |
·柴胡桂枝汤治疗反复低热 | 第95-96页 |
·柴胡桂枝汤治疗晨起汗出 | 第96-97页 |
·柴胡桂枝汤治疗肩背痛、周身关节痛 | 第97-98页 |
·柴胡桂枝汤治疗肝气窜证 | 第98-99页 |
·柴胡桂枝汤治疗人体两半身症状不一诸证 | 第99页 |
·柴胡桂枝汤治疗不寐 | 第99-100页 |
·柴胡桂枝汤治疗抑郁症、无名痛苦 | 第100-102页 |
第三章 柴胡桂枝汤现代医案研究 | 第102-132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02-107页 |
·资料来源 | 第102页 |
·资料收集标准 | 第102页 |
·资料整理方法 | 第102-107页 |
·病名归类 | 第103页 |
·症状归类 | 第103-107页 |
·数据统计研究方法 | 第107页 |
2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第107-130页 |
·病名统计分析 | 第107-123页 |
·中医病名统计分析 | 第107-115页 |
·西医病名统计分析 | 第115-123页 |
·症状统计分析 | 第123-125页 |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第125-126页 |
·舌象统计分析 | 第125-126页 |
·脉象统计分析 | 第126页 |
·方药统计分析 | 第126-130页 |
·性别统计分析 | 第130页 |
3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6页 |
结论 | 第146-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个人简历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