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导论第13-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3-19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研究综述第14-19页
  三、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研究现状的述评第19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第19-2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1-23页
  一、规范分析方法第21页
  二、实证分析方法第21-22页
  三、比较分析方法第22页
  四、历史分析方法第22-23页
第一章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第23-46页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原则第23-37页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第23-26页
  二、公司治理的原则第26-37页
 第三节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第37-42页
  一、对"股东主权理论"的反思第37-39页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第39-41页
  三、相机治理理论第41-42页
 第四节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含义及原则第42-46页
  一、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含义第42-43页
  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第43-44页
  三、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则第44-46页
第二章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构造论第46-69页
 第一节 股东、债权人与管理层利益关系分析第46-57页
  一、债权与股权的区别第46-47页
  二、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一致性分析第47-49页
  三、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分析第49-56页
  四、债权人与管理层利益关系分析第56-57页
 第二节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研究第57-60页
  一、德日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第57-59页
  二、英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第59-60页
  三、我国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第60页
 第三节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边界第60-69页
  一、"工具"或"另一个自我"理论第61-64页
  二、由于代理产生的责任第64-66页
  三、联邦税法规定的责任第66页
  四、根据证券法规定产生的责任第66-67页
  五、由于侵权理论产生的责任第67页
  六、破产法规定的债权人"内部人"地位第67-68页
  七、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边界第68-69页
第三章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运行论第69-107页
 第一节 合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第69-80页
  一、债务合同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第69-75页
  二、债权人保护性合同条款的效力第75-76页
  三、对债权人保护性合同条款的实证分析第76-80页
 第二节 债券持有人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第80-85页
  一、债券协议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第80-81页
  二、公司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及其完善第81-83页
  三、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及其完善第83-84页
  四、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参与公司治理第84-85页
 第三节 公司破产程序中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第85-93页
  一、公司治理视角下的破产程序发起第85-86页
  二、公司治理视角下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及其完善第86-88页
  三、公司治理视角下的破产重整制度及其完善第88-93页
 第四节 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第93-107页
  一、董事对债权人的义务与公司治理第93-94页
  二、董事对债权人义务的立法比较第94-105页
  三、董事对债权人义务的性质第105-107页
第四章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保障论第107-118页
 第一节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司法保障机制第107-111页
  一、对债权人保护性合同条款的司法救济第107页
  二、债权人派生诉讼第107-111页
 第二节 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第111-113页
  一、公司债券市场对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意义第111页
  二、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现状第111-112页
  三、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建议第112-113页
 第三节 银行债权人的治理能力第113-115页
  一、完善商业银行自身公司治理第113-114页
  二、完善和应用债权人保护性合同条款第114-115页
  三、合理运用破产程序第115页
 第四节 信息披露第115-118页
  一、信息披露的必要性第115-116页
  二、信息披露的范围第116-118页
结论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用卡民商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纠纷案件程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