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果汁生产行业概述 | 第9-10页 |
·果汁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第10-11页 |
·国内外果汁废水的研究处理现状 | 第11-14页 |
·果汁废水的处理工艺 | 第11-12页 |
·国内果汁废水的研究处理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果汁废水的研究处理现状 | 第13-14页 |
·厌氧微生物学理论 | 第14-17页 |
·非产甲烷菌及其作用 | 第14-16页 |
·产甲烷菌及其作用 | 第16-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工艺路线、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果汁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 第19页 |
·厌氧反应器的选择 | 第19-21页 |
·EGSB 反应器的设计 | 第21-22页 |
·实验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22-27页 |
·废水性质及反应器运行参数的测定 | 第22页 |
·污泥性质的测定 | 第22-23页 |
·实验测定方法 | 第23-26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6-27页 |
第三章 EGSB 反应器的启动及二次启动研究 | 第27-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种泥来源 | 第27页 |
·实验用水 | 第27页 |
·反应器的启动与二次启动方案 | 第27-28页 |
·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28-33页 |
·EGSB 反应器的启动 | 第28-30页 |
·EGSB 反应器的二次启动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EGSB 反应器处理果汁废水实验研究 | 第34-43页 |
·实验用水 | 第34页 |
·运行方式 | 第34-35页 |
·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35-39页 |
·果汁废水驯化阶段反应器 COD、产气量与容积负荷的变化 | 第35-36页 |
·反应器对于果汁废水 BOD5和 SS 的去除 | 第36-37页 |
·颗粒污泥粒径的变化 | 第37页 |
·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相变化 | 第37-39页 |
·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变化 | 第39页 |
·EGSB 处理果汁废水的低碱度稳定运行研究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颗粒污泥中微生物总 DNA 提取方法研究 | 第43-54页 |
·分子生物学在厌氧颗粒污泥研究中的应用 | 第43-49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第44-45页 |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45-46页 |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 | 第46页 |
·单链构象多态性研究 | 第46-47页 |
·实时定量 PCR | 第47-48页 |
·荧光原位杂交 | 第48-49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9页 |
·供试颗粒污泥泥样品 | 第4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9页 |
·DNA 的提取方法 | 第49-51页 |
·苯酚-氯仿法 | 第49-50页 |
·溶菌酶法 | 第50-51页 |
·水饱和酚-氯仿法 | 第51页 |
·DNA 的检测 | 第51-52页 |
·DNA 电泳检测 | 第51页 |
·16S rDNA 的扩增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DNA 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第52-53页 |
·16S rDNA 的扩增结果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处理果汁废水的颗粒污泥细菌群落结构的 PCR-DGGE 分析 | 第54-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总 DNA 的提取 | 第54页 |
·基因组 DNA 的 PCR 扩增 | 第54页 |
·PCR 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第54-55页 |
·切胶回收测序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厌氧颗粒污泥的 PCR 扩增 | 第55页 |
·DGGE 图谱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