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行政管理法令论文

行政法视角下民间非法集资活动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我国民间集资领域行政监管的对象第12-22页
 第一节 民间集资概述第12-14页
  一、 集资概述第12页
  二、 民间集资与官方集资第12-13页
  三、 民间集资与非法集资第13-14页
 第二节 非法集资的概述第14-22页
  一、 “非法集资”在行政法律规范中的规定第14-16页
  二、 “非法集资”在司法解释中的规定第16-17页
  三、 “非法集资”在本文中的定义与特征第17-22页
第二章 我国民间非法集资行政监管的主体第22-27页
 第一节 我国民间非法集资行政监管主体的规定第22-24页
  一、 中国人民银行时期第22页
  二、 银监会时期第22-24页
 第二节 对行政监管主体安排的考量第24-25页
  一、 规定行政监管主体的规范效力层次较低,行政化色彩严重第24页
  二、 规定行政监管主体的规范之间效力矛盾冲突第24-25页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成为非法集资行政监管主体第25-27页
  一、 银监会不具有对非法集资进行监管的法定职权第25-26页
  二、 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对非法集资进行监管的法定职责第26-27页
第三章 我国民间“非法集资”行政监管的方式第27-32页
 第一节 “取缔”——现阶段主要行政监管方式的解读第27-30页
  一、 关于“取缔”的规定第27页
  二、 “取缔”的一般定义第27-28页
  三、 关于“取缔”法律属性的两种不同认识第28-29页
  四、 “取缔”方式的重新解读第29-30页
 第二节 现行行政监管方式过于简单第30-32页
  一、 单一的行政监管方式不符合监管需求第30-31页
  二、 单一的行政监管方式不符合公共利益第31-32页
第四章 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第32-39页
 第一节 非法集资活动的法律责任规定第32-33页
  一、 民事法律责任第32页
  二、 行政法律责任第32页
  三、 刑事法律责任第32-33页
 第二节 法律责任体系中民事责任的局限第33-34页
 第三节 法律责任体系中刑事责任规定的偏差第34-36页
  一、 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作为兜底条款违背了立法初衷第34-35页
  二、 非法集资行为难以构成对金融信贷秩序的破坏第35-36页
  三、 禁止非法(民间)集资绝非立法本意第36页
 第四节 法律责任体系中行政责任的缺失第36-39页
  一、 集资者的行政责任过于简化第37页
  二、 监管主体的行政责任欠缺第37-39页
第五章 民间集资行政监管的措施与建议第39-44页
 第一节 健全民间集资法律规范第39-40页
  一、 修改相关行政法律规范性文件,明确界定“非法集资”第39页
  二、 明确“非法集资”活动中的监管主体第39-40页
 第二节 完善行政监管措施第40-43页
  一、 行政监管方式的变革第40-41页
  二、 行政法律责任的完善第41页
  三、 引导民间集资规范化发展第41-43页
 第三节 加强宣传、引导民间集资有序发展第43-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表一:“非法集资”活动的类型与法律依据第50-53页
后记第53-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规范研究
下一篇:地方性法规中许可条件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