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16页 |
·植物抗病途径研究进展 | 第7-8页 |
·基因工程技术在培育植物抗病新品种中的应用 | 第8页 |
·植物的免疫系统——植物系统性抗病性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系统获得性抗性 | 第9页 |
·PR蛋白在SAR中的地位及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SAR的信号转导途径的信号分子及其研究进展 | 第10页 |
·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 | 第10-13页 |
·NPR1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NPR1基因的结构特点及研究进展 | 第11页 |
·NPR1在植物抗病系统中的地位 | 第11-12页 |
·NPR1在SAR系统中的地位 | 第12-13页 |
·各种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第13-16页 |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 | 第13-14页 |
·基因枪介导的基因瞬时表达技术 | 第14页 |
·半定量PCR技术 | 第14-1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5-16页 |
2 引言 | 第16-17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17-28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植株材料 | 第17页 |
·原始载体 | 第17页 |
·菌种 | 第17页 |
·酶类 | 第17页 |
·试剂盒 | 第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主要仪器 | 第17页 |
·玉米候选NPR基因的获得 | 第17-20页 |
·候选基因序列的获得 | 第17-18页 |
·引物设计 | 第18页 |
·玉米叶片总RNA提取 | 第18-19页 |
·反转录获得cDNA | 第19页 |
·PCR获得候选基因 | 第19-20页 |
·测序 | 第20页 |
·ZmNPR1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21页 |
·ZmNPR1的核定位研究 | 第21页 |
·构建融合表达载体 | 第21页 |
·利用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 | 第21页 |
·观察结果 | 第21页 |
·利用半定量PCR技术分析ZmNPR1诱导表达谱 | 第21-23页 |
·材料的获得和处理 | 第22页 |
·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获得 | 第22页 |
·内参的确定 | 第22页 |
·ZmNPR1表达谱分析 | 第22-23页 |
·PAL表达谱分析 | 第23页 |
·载体构建 | 第23-25页 |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25页 |
·RNAi干涉载体的构建 | 第25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检测 | 第25-27页 |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5页 |
·冻融法将构建的载体导入农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 第25-26页 |
·农杆菌介导对玉米的转化 | 第26页 |
·转基因玉米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PCR检测 | 第26-27页 |
·转基因植株SA含量检测 | 第27-28页 |
·转基因玉米叶片SA的提取 | 第27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A含量 | 第27-28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8-37页 |
·玉米NPR类候选基因的扩增 | 第28-29页 |
·玉米叶片总RNA提取 | 第28页 |
·ZmNPR1的获得 | 第28-29页 |
·ZmNPR1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1页 |
·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9-31页 |
·ZmNPR1基因保守motif分析 | 第31页 |
·ZmNPR1基因在洋葱表皮细胞核中表达 | 第31-32页 |
·不同条件诱导下ZmNPR1和PAL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载体构建酶切验证 | 第33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33-34页 |
·转基因玉米的获得 | 第33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33-34页 |
·转基因植株SA含量检测 | 第34-37页 |
5 讨论 | 第37-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