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与步骤 | 第12-1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3-15页 |
第2章 生物质燃烧方式的选择 | 第15-23页 |
·引言 | 第15页 |
·生物质直燃项目经济性分析 | 第15-19页 |
·经济性评价数据 | 第15-19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19页 |
·生物质直燃项目的成本过高的原因 | 第19-20页 |
·生物质燃料收集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生物质混燃项目的优点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混合燃料的结渣积灰性分析 | 第23-43页 |
·引言 | 第23页 |
·混合燃料燃烧产生的灰分对锅炉腐蚀损害 | 第23-26页 |
·煤与秸秆的元素分析 | 第23-24页 |
·Cl元素对锅炉腐蚀性分析 | 第24-26页 |
·降低Cl元素对锅炉腐蚀的预防性措施 | 第26页 |
·结渣积灰的判别指标 | 第26-28页 |
·颗粒直径、温度与混合比例对产灰率的影响 | 第28-32页 |
·灰沉积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灰样的制备 | 第29-30页 |
·试验数据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灰分化学成分的分析以及对锅炉积灰结渣的影响 | 第32-42页 |
·实验装置及药品 | 第32页 |
·实验过程 | 第32-35页 |
·各种氧化物的测定值 | 第35-37页 |
·灰分结渣、积灰的指数 | 第37-41页 |
·实验结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燃煤锅炉的改装及设计方案的研究 | 第43-62页 |
·引言 | 第43页 |
·燃烧方式的选择 | 第43-45页 |
·直接混合燃烧的问题 | 第43-44页 |
·实现混合燃烧的方法 | 第44-45页 |
·锅炉的基本参数及改装要求 | 第45-50页 |
·锅炉的基本参数 | 第45-46页 |
·锅炉的改装要求 | 第46页 |
·需要加装的设备 | 第46-49页 |
·锅炉流场的变化以及采用FLUENT软件模拟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FLUENT软件对炉膛流场的模拟 | 第50-60页 |
·前言 | 第50页 |
·FLUENT模拟软件的概述 | 第50页 |
·炉膛内流场的模拟方案 | 第50-51页 |
·FLUENT对流场的模拟过程 | 第51-54页 |
·对流场的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54-59页 |
·模拟实验的结论 | 第59-60页 |
·锅炉改造及改造后主要设计参数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混燃锅炉试燃工况分析 | 第62-74页 |
·引言 | 第62页 |
·悬浮燃烧过程 | 第62页 |
·增加混合燃料的锅炉工况试验 | 第62-64页 |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 第64-67页 |
·试燃工况 | 第67-68页 |
·试燃期间主要参数的对比 | 第67-68页 |
·锅炉各部分烟气温度及负压的运行记录 | 第68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68-69页 |
·生物质混燃与燃煤减排对比分析 | 第69-70页 |
·锅炉试燃期间各个部位烟气温度变化情况 | 第70-72页 |
·生物质混燃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