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问题的理论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理论基础第19-26页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9-21页
     ·新公共管理的主张第19-20页
     ·新公共管理的批判第20-21页
   ·公共政策及其公共性解析第21-25页
     ·公共性的内涵第21-22页
     ·公共政策的内涵第22-23页
     ·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界定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表现第26-39页
   ·公共政策目标的短期性第26-28页
     ·公共政策目标的短期性的定义第26页
     ·公共政策目标的短期性的原因第26-27页
     ·案例: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是可持续发展第27-28页
   ·公共政策主体的自利性和寻租行为第28-31页
     ·公共政策主体的自利性第28-29页
     ·公共政策主体的寻租行为第29-30页
     ·案例:甘肃庆阳修路热潮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第30-31页
   ·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的监督弱势第31-33页
     ·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意识弱第31页
     ·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途径少第31-32页
     ·案例:政府网站的不完善制约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水平第32-33页
   ·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性第33-35页
     ·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观性偏差第34页
     ·公共政策执行的客观性偏差第34-35页
     ·案例:家电下乡政策的执行偏差第35页
   ·公共政策内容的外部性第35-37页
     ·公共政策内容的正外部性第36页
     ·公共政策内容的负外部性第36-37页
     ·案例:《汽车消费政策》的外部性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原因分析第39-45页
   ·“政府掌舵”对政府执行力的影响第39-41页
     ·“政府掌舵”的内涵第39-40页
     ·“政府掌舵”弱化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执行力第40-41页
   ·“顾客导向”对政府责任感的影响第41-43页
     ·“顾客”与“公民”的价值比较第41-42页
     ·“顾客导向”降低了公共政策内容的公共价值观第42页
     ·“顾客导向”导致了公共政策对象的非公共性第42-43页
   ·“效率优先”对政府公平性的影响第43-44页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43页
     ·“效率优先”损害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公平性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公共政策公共性流失的治理对策第45-53页
   ·改善和修正政府的自利性第45-46页
     ·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博弈:以公共利益为重第45页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博弈: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第45页
     ·公民参与与同体监督的博弈:重视公民的监督主体地位第45-46页
   ·规范和强化政策的合法性第46-47页
     ·确保公共政策的形式合法第46页
     ·确保公共政策的内容合法第46-47页
   ·培养政策主体的道德观第47-50页
     ·确立政策主体的角色道德观第47页
     ·增强政策主体的道德性第47-48页
     ·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第48页
     ·确立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观第48-50页
   ·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务微博应对网络舆情策略优化研究
下一篇: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合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