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形成的依据 | 第16-23页 |
·国际环境 | 第16-18页 |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呼唤高素质人才 | 第16-17页 |
·科技社会的进步凸显人才重要作用 | 第17-18页 |
·国内环境 | 第18-20页 |
·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严重缺乏 | 第19-20页 |
·思想解放与人才观念的更新 | 第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 第20-21页 |
·毛泽东人才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3-34页 |
·人才的战略地位 | 第23-25页 |
·决定现代化的成败 | 第23-24页 |
·关乎国家安危 | 第24-25页 |
·人才的选拔标准 | 第25-27页 |
·以德为先,以才为重,德才兼备 | 第25-26页 |
·遵循规律,打破陈规,选贤任能 | 第26-27页 |
·人才的培养途径 | 第27-29页 |
·坚持三个面向,大办教育 | 第28页 |
·通过岗位锻炼,加强实践 | 第28-29页 |
·人才的合理使用 | 第29-31页 |
·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 | 第29-30页 |
·合理流动,不封闭僵化 | 第30-31页 |
·人才的环境条件 | 第31-34页 |
·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 | 第31-32页 |
·提供舆论与政策环境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34-41页 |
·时代性 | 第34-36页 |
·改革不合时宜的人才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 | 第34-35页 |
·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提出人才培养要面向世界 | 第35-36页 |
·科学性 | 第36-38页 |
·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 第36-37页 |
·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 第37-38页 |
·辩证性 | 第38-41页 |
·讲台阶又不唯台阶 | 第38-39页 |
·强调教育与实践的统一 | 第39-41页 |
第五章 邓小平人才管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第41-46页 |
·理论价值 | 第41-43页 |
·为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开拓新境界 | 第41-42页 |
·为社会主义人才建设理论提供源泉 | 第42-43页 |
·实践价值 | 第43-46页 |
·有助于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43页 |
·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43-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