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主要缩略词和符号表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 引言 | 第17-20页 |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页 |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18-2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0-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材料 | 第20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试剂与溶液 | 第21-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9页 |
·稻胚凝集素的提取及其荧光标记 | 第22-24页 |
·Lowry 法测上清液蛋白含量 | 第24页 |
·三亲本杂交 | 第24-25页 |
·luxAB 标记菌株的发光检测 | 第25页 |
·luxAB 标记菌株的质粒检测 | 第25页 |
·luxAB 标记菌株的稳定性试验 | 第25-26页 |
·标记菌株和出发菌株生长动态的比较 | 第26页 |
·水稻根部对标记菌株 P5310-luxAB 的吸附 | 第26-27页 |
·标记菌株在土壤中的存活 | 第27页 |
·铁载体的定量检测 | 第27-28页 |
·标记菌株对水稻的促生长作用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Lowry 法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 | 第29页 |
·稻胚凝集素的分离纯化 | 第29-30页 |
·亲和层析结果 | 第29-30页 |
·稻胚凝集素纯化表 | 第30页 |
·水稻解磷菌 P5310 的染色 | 第30-31页 |
·凝集素染色 | 第30-31页 |
·荚膜染色 | 第31页 |
·三亲本杂交 | 第31页 |
·luxAB 标记菌株的发光检测 | 第31-32页 |
·luxAB 标记菌株的质粒检测 | 第32页 |
·标记菌株和出发菌株生长动态的比较 | 第32-33页 |
·水稻根部对标记菌株 P5310-luxAB 的吸附 | 第33-37页 |
·时间与吸附量的关系 | 第33-34页 |
·菌液浓度与吸附量的关系 | 第34-36页 |
·水稻凝集素(RGL)处理水稻幼苗根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标记菌株在土壤中的存活 | 第37-39页 |
·标记菌株在自然土壤与灭菌土壤中的存活 | 第37-38页 |
·标记菌株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存活 | 第38-39页 |
·铁载体的定量检测 | 第39页 |
·标记菌株对水稻的促生长作用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发光酶基因标记菌株的获得 | 第40页 |
·标记菌株的吸附与促生长作用 | 第40-41页 |
·标记菌株的土壤定殖与微生物铁载体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