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预期实现的创新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关于地方政府负债与融资的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体制与渠道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涵义的界定 | 第16页 |
·关于设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原因的研究 | 第16-17页 |
·关于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研究 | 第17页 |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的研究 | 第17-19页 |
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其风险的理论分析 | 第19-26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涵义及其职能作用 | 第19-22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类型 | 第19-20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基本职能 | 第20-21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主要作用 | 第21-22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基本内涵 | 第22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理论依据 | 第22-26页 |
4. A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类型、特征及其成因 | 第26-40页 |
·A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征 | 第26-28页 |
·涉及领域广泛,以城市建设与开发类企业为主要表现形式 | 第26页 |
·融资结构单一,以国有银行贷款为主 | 第26-27页 |
·筹资主要投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第27页 |
·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地为融资平台筹资行为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 | 第27-28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自身盈利能力有限 | 第28页 |
·A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类型及特征 | 第28-37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不规范,存在设立风险 | 第29-30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过度,地方政府偿债风险巨大 | 第30-32页 |
·银行信息不对称,存在信贷风险 | 第32-34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其他融资主体造成挤兑风险 | 第34-35页 |
·过分依赖土地收入,引发社会经济系统性风险 | 第35-37页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成因分析 | 第37-40页 |
·地方政府融资制度有待完善 | 第37页 |
·财政分税制度不合理 | 第37-38页 |
·债务风险监管制度不健全 | 第38页 |
·金融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运行规律要求 | 第38-39页 |
·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 第39-40页 |
5. 应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审计对策及建议 | 第40-49页 |
·健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法规 | 第40-41页 |
·明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目标 | 第41-42页 |
·探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方式 | 第42-43页 |
·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相结合 | 第42页 |
·审计专业技能与其他专业技能相结合 | 第42-43页 |
·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 | 第43页 |
·丰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内容 | 第43-45页 |
·站在财政审计的高度,分析评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经营及偿债风险 | 第44页 |
·从金融审计的深度出发,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资金的审计 | 第44-45页 |
·加强对重大政府投融资项目跟踪审计 | 第45页 |
·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问责机制 | 第45-46页 |
·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行风险审计评估机制 | 第46-47页 |
·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第47-49页 |
6.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