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光学成像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6页 |
| ·发展趋势及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23页 |
| 第二章 合成孔径光学成像技术理论基础 | 第23-42页 |
| ·基本成像原理 | 第23-28页 |
| ·基本成像理论 | 第24-26页 |
| ·多孔径系统成像模型 | 第26-28页 |
| ·主要性能参数 | 第28-30页 |
| ·填充因子 | 第28-29页 |
| ·等效孔径 | 第29-30页 |
| ·模拟方法及程序 | 第30-33页 |
| ·典型的光瞳结构 | 第33-39页 |
| ·典型的一维光瞳结构 | 第33-37页 |
| ·典型的二维光瞳结构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光瞳结构优化技术 | 第42-54页 |
| ·光瞳结构优化方法 | 第42-45页 |
| ·光瞳结构的优化流程 | 第42-43页 |
| ·光瞳结构优化方法 | 第43-45页 |
| ·新型合成孔径光瞳结构 | 第45-52页 |
| ·新型光瞳结构分析 | 第45-48页 |
| ·新型结构与三臂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合成孔径光学系统像差分析与传感方法 | 第54-84页 |
| ·单孔径系统像差与合成孔径系统像差理论 | 第54-58页 |
| ·光学系统的像差理论 | 第54-56页 |
| ·合成孔径光学系统的像差 | 第56-58页 |
| ·合成孔径系统像差分析 | 第58-68页 |
| ·各子望远镜具有相同的波像差 | 第59-61页 |
| ·两子镜合成孔径系统像差分析 | 第61-68页 |
| ·合成孔径系统的波像差检测方法 | 第68-77页 |
| ·典型的合成孔径系统波像差检测方法 | 第69-72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相位差法波前误差传感方法 | 第72-77页 |
| ·合成孔径系统中应考虑的其他问题 | 第77-80页 |
| ·黄金准则 | 第77-78页 |
| ·Δm 误差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第五章 合成孔径光学系统设计 | 第84-122页 |
| ·典型结构形式 | 第84-85页 |
| ·合成孔径系统设计方法分析 | 第85-93页 |
| ·共用次镜型合成孔径系统设计方法 | 第85-89页 |
| ·多望远镜型合成孔径系统设计方法 | 第89-93页 |
| ·折反式四子镜合成孔径系统设计 | 第93-104页 |
| ·无焦子望远镜设计 | 第94-96页 |
| ·光束合成镜设计 | 第96-97页 |
| ·光学延迟线设计 | 第97-98页 |
| ·系统集成与优化 | 第98-104页 |
| ·大口径反射式两子镜合成孔径系统设计 | 第104-118页 |
| ·无焦子望远镜设计 | 第106-107页 |
| ·光束合成镜设计 | 第107-116页 |
| ·系统集成与优化 | 第116-118页 |
| ·超大孔径合成孔径系统设计 | 第118-1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 第六章 合成孔径光学成像技术原理验证实验 | 第122-132页 |
| ·合成孔径技术原理验证方法 | 第122-123页 |
| ·有限距离合成孔径实验 | 第123-1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123-1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124-126页 |
| ·实验结果 | 第126-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0-132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2-135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3-134页 |
| ·后续研究计划 | 第134-135页 |
| 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 第135-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