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混植生护坡体系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9页 |
·课题背景 | 第15-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9-24页 |
·喷混植生材料及工艺的研究 | 第20-21页 |
·植物根系加固作用的研究 | 第21-22页 |
·边坡水分的循环规律 | 第22-24页 |
·护坡植物的选择 | 第24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4-27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第2章 岩质边坡的可植被性分类 | 第29-50页 |
·植被恢复难易度区域的划分 | 第29-38页 |
·可植被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 第30-33页 |
·可植被区域划分的原则 | 第33-34页 |
·可植被区域的划分方法 | 第34页 |
·可植被区域的划分结果 | 第34-38页 |
·岩质边坡的可植被性分类 | 第38-42页 |
·岩质边坡的常规分类 | 第38-40页 |
·岩石边坡的失稳破坏形式 | 第40-41页 |
·岩石边坡的可植被性分类 | 第41-42页 |
·客土的可植被性研究 | 第42-45页 |
·客土可植被指标所考虑主要指标 | 第43-44页 |
·土体的可植被指标的分类权重及评分 | 第44-45页 |
·岩质边坡的可植性分类(FVR)体系 | 第45-46页 |
·可植被性指标的评价实例 | 第46-48页 |
·环境难易系数E的确定 | 第46页 |
·边坡自身植被难易程度R的确定 | 第46-47页 |
·用于植被防护的客土可植被系数S的确定 | 第47-48页 |
·最终FVR值的确定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3章 锚网结构作用分析及选型 | 第50-72页 |
·锚网结构的作用分析 | 第50-58页 |
·两种常见病害 | 第51-52页 |
·锚网结构加固作用的机理 | 第52页 |
·金属网加筋作用分析 | 第52-56页 |
·金属网合理孔径的探讨 | 第56-58页 |
·锚杆的受力分析 | 第58-65页 |
·锚杆受力模型的建立 | 第59页 |
·锚杆轴向受力情况分析 | 第59-62页 |
·锚杆侧向受力情况分析 | 第62-65页 |
·锚网结构形式的探讨 | 第65-71页 |
·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不同因素对锚杆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66-68页 |
·锚网结构形式设计的步骤 | 第68-69页 |
·锚网结构的设计实例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锚网结构的耐久性分析 | 第72-95页 |
·金属构件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73-76页 |
·锚杆及铁丝网的腐蚀原理 | 第73-74页 |
·腐蚀产生的条件及形态 | 第74-75页 |
·客土层中影响金属腐蚀速度的因素 | 第75-76页 |
·锚网结构在客土中腐蚀 | 第76-78页 |
·砂浆锚固段的腐蚀破坏 | 第78-90页 |
·钢筋的腐蚀 | 第78-80页 |
·砂浆的腐蚀破坏 | 第80-90页 |
·提高锚网结构的耐久性措施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影响客土层稳定性的参数研究 | 第95-118页 |
·产生侵蚀的降雨强度分析 | 第95-98页 |
·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 第98-105页 |
·试验准备 | 第98-99页 |
·模拟降雨试验 | 第99-104页 |
·对公式的检验 | 第104-105页 |
·不同时期客土层的抗剪强度 | 第105-113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105-106页 |
·实验数据及讨论 | 第106-113页 |
·喷混植生适用坡度的探讨 | 第113-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6章 喷混植生护坡体系的水分平衡研究 | 第118-143页 |
·盆栽植物水分常数实验 | 第118-128页 |
·水分常数介绍 | 第118-119页 |
·客土配比设计 | 第119-121页 |
·水分常数测定结果 | 第121-128页 |
·现场客土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 第128-136页 |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客土水分变化规律 | 第128-133页 |
·不同坡度条件下水分的变化规律 | 第133-136页 |
·喷混植生护坡体系水分平衡模型 | 第136-142页 |
·基本模型 | 第136页 |
·参数的确定 | 第136-140页 |
·综合运用实例 | 第140-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7章 喷混植生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及稳定性评价 | 第143-162页 |
·护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 第143-156页 |
·演替的基本理论 | 第143-144页 |
·目标群落及先锋植物的选择 | 第144页 |
·护坡植物群落的变化 | 第144-154页 |
·护坡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 | 第154-156页 |
·护坡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评价 | 第156-161页 |
·护坡植物群落的特点 | 第156-157页 |
·评价原则 | 第157页 |
·评价指标选择及确定方法 | 第157-160页 |
·综合评价实例 | 第160-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第8章 工程应用实例 | 第162-182页 |
·贵阳市乌当区护坡工程应用实例 | 第162-168页 |
·工程概况 | 第162页 |
·加固与植被防护方案 | 第162-164页 |
·具体施工方案 | 第164-165页 |
·植被防护效果 | 第165-168页 |
·成南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应用实例 | 第168-172页 |
·工程概况 | 第168-169页 |
·加固与植被防护方案 | 第169-170页 |
·植被防护效果 | 第170-172页 |
·渝怀铁路鱼嘴车站边坡防护应用实例 | 第172-178页 |
·工程概况 | 第172页 |
·植被防护方案 | 第172-173页 |
·植被防护效果 | 第173-178页 |
·都江堰市某矿区道路边坡防护应用实例 | 第178-181页 |
·工程概况 | 第178页 |
·植被防护方案及效果 | 第178-181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182页 |
结论 | 第182-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186-19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96-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