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不足之处 | 第10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历史分析法 | 第10-11页 |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 第11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综合分析法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农民 | 第12页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 第13-20页 |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及法制建设 | 第13-15页 |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保障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第15-16页 |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 第16-17页 |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 第17-18页 |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 第20-35页 |
·中国文化中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 | 第20-23页 |
·中国民本思想的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民国时期的农民教育思想 | 第21-23页 |
·西方学者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论述 | 第23-25页 |
·国外经济学家的论述 | 第23-24页 |
·国外教育学家的论述 | 第24-25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第25-35页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第25-26页 |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26-35页 |
第四章 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当前面临的困境 | 第35-47页 |
·教育主体缺位严重 | 第36-38页 |
·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够 | 第37页 |
·教育队伍力量薄弱教育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37-38页 |
·教育客体复杂多变 | 第38-42页 |
·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 第38-41页 |
·农民群体发生新变化 | 第41-42页 |
·教育机制与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42-45页 |
·教育机制不健全 | 第42-44页 |
·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44-45页 |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物质保障不力 | 第45-47页 |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 第45页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物质保障不力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 第47-55页 |
·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指导方向 | 第47-48页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 第47-48页 |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 第48页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 第48-50页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第48-49页 |
·加大对农民思政工作的投入 | 第49-50页 |
·充实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升思政工作者素质 | 第50-51页 |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 第50页 |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思政工作者素质 | 第50-51页 |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 第51-52页 |
·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第51页 |
·注重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 第51-52页 |
·针对农民多元阶层运用多元方法 | 第52页 |
·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工作机制 | 第52-55页 |
·完善教育机制 | 第52-53页 |
·健全工作机制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