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8-9页 |
·研究内容 | 第8页 |
·创新点 | 第8-9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辨析 | 第9-14页 |
·理论 | 第9-10页 |
·理论的概念 | 第9页 |
·理论的分类 | 第9-10页 |
·实践 | 第10-11页 |
·实践的概念 | 第10页 |
·实践的要素 | 第10-11页 |
·实践的分类 | 第11页 |
·知识 | 第11-14页 |
·知识的概念 | 第11-12页 |
·知识的分类: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 第12-13页 |
·知识与数据、信息、智慧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基于思考原理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分析 | 第14-20页 |
·思考的原理 | 第14-16页 |
·思考的理性过程 | 第15页 |
·思考的感性过程 | 第15-16页 |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第16-18页 |
·实践对理论学习的作用 | 第18-20页 |
第四章 基于知识发酵模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分析 | 第20-31页 |
·知识发酵的概念 | 第20页 |
·知识发酵的基本假设 | 第20-21页 |
·知识发酵的基本要素 | 第21-22页 |
·知识发酵的过程 | 第22-23页 |
·知识发酵的分类 | 第23-25页 |
·按照知识成长的知识发酵分类 | 第23-24页 |
·受控发酵和非受控发酵 | 第24-25页 |
·复制性发酵和创新性发酵 | 第25页 |
·基于知识发酵模型的实践对理论的作用 | 第25-31页 |
·理论来源于实践 | 第25-26页 |
·实践检验理论的内在机理 | 第26-27页 |
·实践还原了理论产生的过程 | 第27-29页 |
·实践在知识发酵不同阶段的作用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基于 SECI 模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分析 | 第31-36页 |
·知识转化的 SECI 模型 | 第31-33页 |
·实践对于理论知识转化作用 | 第33-34页 |
·实践是获取隐性知识的重要手段 | 第34-36页 |
·实践中的学习:“干中学” | 第34-35页 |
·实践积累是获取隐性知识的基础 | 第35-36页 |
第六章 实践对管理学理论学习和发展的作用 | 第36-44页 |
·管理学理论发展历程 | 第36-40页 |
·古代管理思想 | 第36页 |
·科学管理理论 | 第36-37页 |
·行为科学理论 | 第37-39页 |
·现代管理理论 | 第39页 |
·后现代管理理论 | 第39-40页 |
·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 第40-44页 |
·管理学理论来源于实践 | 第40-41页 |
·管理学理论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南 | 第41页 |
·管理实践促进了管理学理论的学习 | 第41-42页 |
·管理实践是检验管理理论的标准 | 第42-44页 |
第七章 夹层学制下工商管理专业实习阶段实践作用剖析 | 第44-56页 |
·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特色专业改革介绍 | 第44-46页 |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特点分析 | 第46-47页 |
·学生实习体会摘选 | 第47-50页 |
·实习与理论学习的关系 | 第50-54页 |
·企业也应该成为教育的平台 | 第54-56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