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 绪论 | 第14-38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4-21页 |
·信息、协调与信用风险 | 第15-17页 |
·信用扩张与房地产泡沫 | 第17-19页 |
·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1-2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2页 |
·文献综述 | 第22-38页 |
·信息、协调与信用风险 | 第23-30页 |
·信用市场的不完全性与房地产 | 第30-35页 |
·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 | 第35-38页 |
2. 信息、协调与信用风险 | 第38-73页 |
·引言 | 第38-42页 |
·模型的基本设定 | 第42-51页 |
·参与者,时间,支付与完全信息 | 第43-46页 |
·不完全信息 | 第46-47页 |
·只有大的债权人的情形 | 第47-48页 |
·只有小的债权人的情形 | 第48-51页 |
·两种类型债权人时的均衡 | 第51-54页 |
·模型的均衡性质 | 第54-60页 |
·信用风险 | 第60-64页 |
·结束语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73页 |
3. 信用市场不完全性与房地产宏观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 第73-95页 |
·问题提出 | 第73-76页 |
·模型的基本设定 | 第76-81页 |
·房产需求者、房产供给者和银行家 | 第77-78页 |
·买房人的四个阶段 | 第78-79页 |
·银行家和买房者的价值函数 | 第79-80页 |
·市场势力 | 第80-81页 |
·模型的均衡 | 第81-87页 |
·信用市场的均衡 | 第81-82页 |
·均衡条件下的还款额 | 第82-83页 |
·信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一般均衡 | 第83-87页 |
·房地产价格内生化和比较静态分析 | 第87-91页 |
·内生的房地产价格 | 第87-89页 |
·比较静态分析 | 第89-90页 |
·短期均衡分析 | 第90-91页 |
·内生的违约决定与社会最优 | 第91-94页 |
·结束语 | 第94-95页 |
4. 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波动 | 第95-118页 |
·引言 | 第95-99页 |
·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的运行特征 | 第99-102页 |
·风险传导机制 | 第102-104页 |
·模型 | 第104-114页 |
·代表性家庭 | 第105-106页 |
·企业家 | 第106-107页 |
·企业家的违约决定 | 第107-109页 |
·市场出清与均衡 | 第109页 |
·对模型的理解 | 第109-112页 |
·模型的稳态 | 第112-114页 |
·模型的数量化结果 | 第114-117页 |
·参数校正 | 第114页 |
·冲击反应 | 第114-117页 |
·结束语 | 第117-118页 |
5. 总结 | 第118-124页 |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18-123页 |
·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3页 |
后记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