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 睢宁白山羊的资源概况 | 第11页 |
2 山羊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3 家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形态学水平 | 第12页 |
·细胞水平 | 第12-13页 |
·生化水平 | 第13-14页 |
·免疫水平 | 第14页 |
·分子水平 | 第14-17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标记 | 第14-15页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第15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15-16页 |
·微卫星标记 | 第16-17页 |
·DNA单链构象多态性 | 第17页 |
4 微卫星标记在山羊上的研究应用 | 第17-18页 |
5 山羊多胎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山羊多胎候选基因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绵、山羊多胎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6 多胎候选基因GDF9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GDF9的概述 | 第20页 |
·GDF9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GDF9基因的结构和定位 | 第20-21页 |
·GDF9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几个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5-47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实验动物样本的采集及处理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6页 |
·山羊耳组织样D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微卫星引物的选择 | 第27页 |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的确立 | 第27-28页 |
·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与基因判型 | 第28页 |
·统计分析 | 第28-31页 |
·群体内的遗传分析 | 第29-30页 |
·群体间的遗传分析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4页 |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1-32页 |
·微卫星引物PCR扩增结果的多态检测 | 第32页 |
·山羊群体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频率 | 第32-36页 |
·各微卫星位点的实际观察等位基因数与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36-37页 |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37-39页 |
·群体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Shannon信息指数 | 第39-40页 |
·亚群体杂合度、总群体杂合度和基因分化系数 | 第40-41页 |
·群体遗传距离与聚类结果 | 第41-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 | 第44页 |
·关于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44-45页 |
·睢宁白山羊与其他山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 第45-47页 |
第三章 GDF9基因多态与山羊繁殖性状相关分析 | 第47-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7页 |
·主要试剂 | 第47页 |
·DNA的提取 | 第47页 |
·引物设计 | 第47-48页 |
·PCR扩增 | 第48页 |
·扩增产物的凝胶检测 | 第48页 |
·PCR-SSCP分析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63页 |
·基因组DNA和PCR产物结果 | 第49页 |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49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49页 |
·GDF9基因SSCP结果 | 第49-53页 |
·5 ’端侧翼区 | 第49-51页 |
·外显子1 | 第51-52页 |
·外显子2 | 第52-53页 |
·PCR-SSCP测序结果 | 第53-56页 |
·5 ’端侧翼区 | 第53-54页 |
·外显子1部分 | 第54-55页 |
·外显子2部分 | 第55-56页 |
·各位点群体遗传学及与产羔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56-63页 |
·引物P1扩增片段 | 第56-57页 |
·引物P4扩增片段 | 第57-59页 |
·引物P8扩增片段 | 第59页 |
·引物Ex1-2扩增片段 | 第59-61页 |
·引物Ex2-3扩增片段 | 第61-62页 |
·引物Ex2-4扩增突变 | 第62-63页 |
3 讨论 | 第63-69页 |
·GDF9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63-65页 |
·GDF9基因突变位点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析 | 第65-66页 |
·GDF9基因群体遗传特性的分析 | 第66页 |
·基因多态性与山羊产羔数的相关分析 | 第66-69页 |
全文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