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 PIT-1基因的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2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策略 | 第13-19页 |
·核心启动子 | 第14-15页 |
·近端启动子元件 | 第15-16页 |
·上游启动子元件 | 第16页 |
·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 | 第16-17页 |
·启动子克隆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3 启动子结构和功能 | 第19-23页 |
·启动子结构分析方法 | 第19页 |
·启动子DNA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鹅PIT-1基因启动子区域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5-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34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2 结果 | 第34-39页 |
·PIT-1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 | 第34-35页 |
·克隆片段的序列特征分析 | 第35-37页 |
·不同物种间PIT-1基因5’启动子区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 | 第37-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3章 鹅PIT-1基因启动子区转录调控区的初步鉴定 | 第41-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7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2 结果 | 第47-52页 |
·系列缺失体PCR扩增、酶切鉴定结果 | 第47-51页 |
·鹅PIT-1基因启动子重组质粒的活性测定和分析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5页 |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