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日本古代文学上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导论 | 第6-13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6-7页 |
二 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7-11页 |
三 研究观点及方法 | 第11-12页 |
四 结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飞鸟·奈良·平安时期的陶渊明文学接受情况 | 第13-28页 |
第一节 陶渊明文学的接受与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之关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陶渊明文学的传入时间考辨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陶渊明文学在《怀风藻》上的反映情况 | 第15-17页 |
(一) 关于《怀风藻》 | 第15-16页 |
(二) 《怀风藻》上的反映情况 | 第16-17页 |
第四节 陶渊明文学在《万叶集》上的反映情况 | 第17-22页 |
(一) 关于《万叶集》 | 第17页 |
(二) 山上忆良 《贫穷问答歌》与陶渊明 | 第17-20页 |
(三) 大伴旅人 《谶酒歌十三首》与陶渊明 | 第20-22页 |
第五节 平安时期的陶渊明文学接受情况 | 第22-28页 |
(一) 以陶渊明为主题的作品之出现 | 第22-23页 |
(二) 日本"陶渊明菊"文化内涵的变迁[一] | 第23-28页 |
第二章 五山文学与陶渊明 | 第28-42页 |
第一节 关于五山文学 | 第28-29页 |
(一) 五山文学与其背景 | 第28-29页 |
第二节 陶渊明诗话的出现——虎关师辣《济北诗话》 | 第29-37页 |
(一) 虎关师錬的生平 | 第29页 |
(二) 日本第一部诗话与陶渊明批评 | 第29-37页 |
1) 辞官归隐的是非 | 第31-33页 |
2) 虎关的政治处境 | 第33-34页 |
3) 虎关的文学志趣 | 第34-37页 |
第三节 中严圆月诗话中的陶渊明 | 第37-42页 |
(一) 中严圆月的生平 | 第38页 |
(二) 中严对陶渊明的评论 | 第38-42页 |
第三章 江户文学与陶渊明 | 第42-73页 |
第一节 江户时期的日本文化 | 第42页 |
第二节 藤原惺窝诗话中的陶渊明 | 第42-55页 |
(一) 藤原惺窝的生平 | 第42-45页 |
(二) 惺窝的作品 | 第45-46页 |
(三) 惺窝对陶渊明的评价 | 第46-55页 |
1) 心学的影响 | 第47-48页 |
2) 林兆恩的影响和包容性特点 | 第48-51页 |
3) 有关"真" | 第51-54页 |
4) 陶渊明绘画文化 | 第54页 |
5) 惺窝理解的深度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广濑淡窗诗话中的陶渊明 | 第55-67页 |
(一) 广濑淡窗的生平 | 第55-56页 |
(二) 《淡窗诗话》中的陶渊明评论研究 | 第56-67页 |
附录 "陶诗评语二十三章" | 第67-68页 |
第四节 "陶渊明菊"文化内涵的变迁[二] | 第68-72页 |
第五节 结论 | 第72-73页 |
附录:关于日本现存的《陶渊明集》版本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