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6-11页 |
[事件一] 常州北岸原文保单位被拆迁事件 | 第6-7页 |
[事件二] 国有古墓区遭破坏事件 | 第7-11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不可移动文物认定与保护制度 | 第11-23页 |
一、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认定与保护制度现状 | 第11-18页 |
(一) 认定主体 | 第11-12页 |
(二) 认定方法 | 第12-13页 |
(三) 认定标准 | 第13-14页 |
(四) 保护方式 | 第14-18页 |
二、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认定与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8-23页 |
(一) 文物认定和保护主体独立性不强 | 第18-19页 |
(二) 文物认定环节公民参与空间狭小 | 第19-20页 |
(三) 认定程序缺少紧急认定机制 | 第20-21页 |
(四) 认定标准不清晰、可操作性不强 | 第21页 |
(五) 对文物改造、修缮限制较严且对相对人补偿、奖励不足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英美在不可移动文物认定与保护上的经验 | 第23-31页 |
一、美国独立的文物认定与保护机构 | 第23-25页 |
二、英美操作性强、参与度高的认定方式 | 第25-27页 |
三、美国文物部门对建设工程具有独立审查权 | 第27-28页 |
四、英国对文物改造和修缮工程的阶梯形审查 | 第28-30页 |
五.美国对文物利益相关人进行补偿及奖励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认定与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31-34页 |
一、建立独立的、垂直管理的文物部门 | 第31页 |
二、扩大公民参与文物认定与保护的空间 | 第31-32页 |
三、确立文物保护单位紧急认定制度 | 第32页 |
四、明晰文物认定标准、细化文物保护规则 | 第32-33页 |
五、对文物保护单位所有人及使用人进行补偿和奖励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