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视角下农户融资信用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17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5页
     ·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第13页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融资问题的研究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5页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农户整体融资现状分析第17-23页
   ·关于样本地区和样本数据的说明第17页
     ·样本地区概况第17页
     ·样本数据说明第17页
   ·样本地区农户融资行为概况第17-22页
     ·农户融资行为总体特征第17-21页
     ·农户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户融资信用担保中介分析第23-35页
   ·合作组织改善农户经济状况实例分析第23-27页
     ·样本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第23-25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改善农户资金状况分析第25-27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作为农户融资信用担保中介的可行性分析第27-29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信用担保中介的理论基础第27-28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担保中介的可行性第28-29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信用担保中介的农村金融主体博弈对比研究第29-34页
     ·博弈基本假设第29-30页
     ·博弈过程及博弈结论第30-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耗散结构理论下的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构建第35-41页
   ·耗散结构的理论基础第35页
     ·熵第35页
     ·耗散结构的含义及形成条件第35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的初步构想第35-37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第37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第37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第37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征第37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存在涨落第37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的耗散结构化模型第37-39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稳定性内涵第39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9-40页
     ·农户家庭因素第39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因素第39-40页
     ·金融机构因素第40页
     ·农村金融环境因素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评判第41-51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的解释第41-42页
     ·建立模型第42-43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稳定性评价实证分析第43-49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3-45页
     ·农户融资信用循环系统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第45-49页
   ·实证结果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提高专业合作组织中农户融资信用稳定性的建议第51-54页
   ·融资主体的信用建设第51-52页
     ·积极加强农户自身信用建设第51页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其信用担保中介实力第51页
     ·完善金融机构信贷配给第51-52页
   ·积极改善农户融资信用环境第52页
     ·建立农户个人信用体系第52页
     ·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监督第52页
     ·积极寻求政府政策支持第52页
   ·建立健全风险补偿与转移机制第52-54页
总结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调查问卷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融资模式研究
下一篇: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以杨凌及周边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