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隐私保护中连续最近邻查询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位置隐私研究的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7-18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 2 位置隐私保护及查询研究综述 | 第19-44页 |
| ·位置隐私模型 | 第19-20页 |
| ·查询隐私模型 | 第20-23页 |
| ·位置隐私结构 | 第23-27页 |
| ·独立结构 | 第23-24页 |
| ·中心结构 | 第24-26页 |
| ·分布式点对点结构 | 第26-27页 |
| ·位置匿名的基本方法 | 第27-29页 |
| ·代理匿名 | 第27-28页 |
| ·群组匿名 | 第28页 |
| ·位置泛化 | 第28-29页 |
| ·位置匿名算法 | 第29-33页 |
| ·Interval Cloak | 第29页 |
| ·CliqueCloak | 第29-30页 |
| ·Nearest Neighbor Cloak | 第30-31页 |
| ·Hilbert Cloak | 第31-32页 |
| ·CasperCloak | 第32-33页 |
| ·位置隐私查询 | 第33-43页 |
| ·位置隐私查询综述 | 第33-35页 |
| ·位置隐私查询处理 | 第35-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3.中心结构的匿名算法 | 第44-58页 |
| ·问题分析 | 第44-46页 |
| ·索引结构 | 第46-49页 |
| ·个性化隐私需要 | 第48页 |
| ·匿名效果评价 | 第48-49页 |
| ·算法实现 | 第49-52页 |
| ·QFC 匿名算法 | 第49-50页 |
| ·SWC 匿名算法 | 第50-5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 ·实验设置 | 第52-53页 |
| ·用户数目对匿名时间的影响 | 第53-54页 |
| ·K 范围对匿名时间的影响 | 第54页 |
| ·用户数目对匿名准确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 ·k 范围对匿名准确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4.隐私性连续最近邻查询算法 | 第58-78页 |
| ·问题分析 | 第58-60页 |
| ·位置隐私查询定义 | 第60-61页 |
| ·相异度函数的定义 | 第61-62页 |
| ·算法实现 | 第62-65页 |
| ·Anonymity 算法 | 第62-63页 |
| ·ARBulk 算法 | 第63-64页 |
| ·RLPCNN 算法 | 第64-65页 |
| ·算法分析 | 第65-68页 |
| ·算法有效性分析 | 第65-67页 |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67-6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77页 |
| ·用户数目对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69-70页 |
| ·K 值对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70-72页 |
| ·目标点数目对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72-73页 |
| ·数据分布对候选答案集的影响 | 第73-75页 |
| ·数据分布对答案集的影响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5.结束语 | 第78-81页 |
| ·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 ·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