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渗透测试的分布式跨站漏洞挖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2页 |
·互联网发展现状 | 第8页 |
·互联网安全漏洞的国内外现状 | 第8-10页 |
·跨站漏洞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跨站漏洞的重要意义 | 第12页 |
·Web安全漏洞测试的现状 | 第12-13页 |
·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 第12-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 Web2.0技术特点及安全问题 | 第16-40页 |
·Web2.0介绍 | 第16-23页 |
·Web2.0概述 | 第17-18页 |
·Web2.0的特点 | 第18-19页 |
·Web2.0的相关技术 | 第19-20页 |
·Web应用程序简介 | 第20-23页 |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 第23-30页 |
·互联网的安全威胁 | 第24-26页 |
·常见的安全漏洞 | 第26-28页 |
·漏洞挖掘技术 | 第28页 |
·渗透测试简介 | 第28-30页 |
·跨站漏洞相关介绍 | 第30-38页 |
·跨站漏洞简介 | 第30-31页 |
·跨站漏洞攻击原理 | 第31-35页 |
·跨站漏洞分类及危害 | 第35-37页 |
·跨站漏洞的检测方法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网络爬虫以及分布式系统介绍 | 第40-50页 |
·网络爬虫技术 | 第40-44页 |
·网络爬虫简介 | 第40-41页 |
·网络爬虫技术 | 第41-43页 |
·网络爬虫策略 | 第43-44页 |
·Gearman分布式系统 | 第44-48页 |
·分布式系统简介 | 第44页 |
·Gearman的概述 | 第44-45页 |
·Gearman原理及工作机制 | 第45-46页 |
·Gearman高级特性及应用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70页 |
·系统整体设计 | 第51-55页 |
·设计需求 | 第51-52页 |
·设计的整体结构 | 第52-55页 |
·Gearman任务分配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57页 |
·总体设计 | 第55页 |
·Client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56页 |
·JobServer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页 |
·Worker的设计与实 | 第56-57页 |
·爬虫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64页 |
·爬虫模块的设计 | 第57-58页 |
·爬虫模块的功能和结构 | 第58-60页 |
·爬虫模块的实现 | 第60-64页 |
·测试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4-68页 |
·测试模块的设计 | 第64-65页 |
·测试模块的功能和结构 | 第65页 |
·测试模块的实现 | 第65-68页 |
·统计报告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8-69页 |
·统计报告模块的设计 | 第68页 |
·统计报告模块的功能和结构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第70-78页 |
·系统的测试 | 第70-74页 |
·总体测试目的与思路 | 第70页 |
·测试环境的搭建 | 第70-71页 |
·测试过程 | 第71页 |
·测试结果 | 第71-74页 |
·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 第74-75页 |
·自动化复用性67 | 第74-75页 |
·特定性 | 第75页 |
·高效性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