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 ·公共支出效率评价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公共支出效率评价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9-22页 |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论文框架 | 第20页 |
| ·论文可能创新点 | 第20-22页 |
| 第2章 我国公共支出现状分析 | 第22-36页 |
| ·公共支出的定义及分类 | 第22-23页 |
| ·我国公共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23-26页 |
| ·我国公共支出的规模变化趋势分析 | 第23-25页 |
| ·我国公共支出的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 第25-26页 |
| ·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变化的成因分析 | 第26-30页 |
| ·规模变化原因的理论层面分析 | 第26-29页 |
| ·结构变化成因的实际层面分析 | 第29-30页 |
| ·区域公共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30-36页 |
| ·地区公共支出总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 | 第30-32页 |
| ·地区公共支出结构的不均衡 | 第32-36页 |
| 第3章 公共支出效率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36-46页 |
| ·相关概念描述 | 第36-37页 |
| ·公共支出效率的概念 | 第36页 |
| ·公共支出效率评价的概念 | 第36-37页 |
| ·公共支出效率评价标准 | 第37-39页 |
| ·公共支出配置效率研究 | 第39-42页 |
|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的公共支出配置效率模型 | 第39-40页 |
| ·显示偏好机制 | 第40-42页 |
| ·公共支出 X-效率研究 | 第42-46页 |
| ·行政官僚理论 | 第42-43页 |
| ·利益集团理论 | 第43-44页 |
| ·寻租活动 | 第44-46页 |
| 第4章 我国区域公共支出效率评价及预测研究 | 第46-77页 |
| ·分析方法 | 第46-63页 |
| ·数据包络分析 | 第46-48页 |
| ·公共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8-50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50-52页 |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52-56页 |
| ·区域公共支出效率评价的二阶段 NDSC 模型 | 第56-61页 |
| ·Tobit 模型修正产出松弛值 | 第61-63页 |
| ·我国区域公共支出效率结果分析 | 第63-71页 |
| ·2009 年我国区域公共支出效率分析 | 第64-67页 |
| ·区域公共支出效率演变 | 第67-71页 |
| ·我国区域公共支出效率预测(2010-2015) | 第71-74页 |
| ·预测方法的选择 | 第71-72页 |
| ·预测结果 | 第72-74页 |
| ·政策建议 | 第74-77页 |
|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录A(附加数据) | 第84-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