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6-7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三. 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第一章 叙事戏剧的“成”与“否” | 第10-21页 |
一. 什么是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 第10-13页 |
(一)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产生背景 | 第11-12页 |
(二)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理论 | 第12-13页 |
二. 布莱希特的困惑与发现 | 第13-15页 |
三. 中国戏曲的叙事成分与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理想 | 第15-21页 |
第二章 “第四堵墙”的“破”与“立” | 第21-33页 |
一. 什么是“第四堵墙” | 第21-25页 |
(一) 易卜生现实主义戏剧 | 第22-24页 |
(二) 斯坦尼演剧法 | 第24-25页 |
二. 布莱希特眼中的“第四堵墙” | 第25-27页 |
三. 布莱希特在中国戏曲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 第27-31页 |
四. 布莱希特演剧体系中的“双重身份”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戏剧舞台美学观 | 第33-42页 |
一. 舞台写实布景的历史作用以及困惑 | 第33-36页 |
二. 中国戏曲虚拟舞台的宝贵之处 | 第36-42页 |
(一) 戏曲舞台的虚拟性 | 第36-39页 |
(二) 戏曲舞台空间的伸缩性 | 第39-40页 |
(三) 戏曲舞台虚实相生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